【#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学复习题》,欢迎阅读!
序论
1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性的学科。
2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
4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5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获得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6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
段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
墨家—“亲知,闻知,说知”
孟子—弟子乐正克“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揭示了教育的重要
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学由”;“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 3.引产术 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考美纽斯—捷克教学家,在1632年写出《大教学论》,这是肩带最
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该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他本人也被公认为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誉为“教育学之父”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 康德—德国大哲学家,第一位在大学里开始教学讲座的教授,著有
《康德教育论》
裴斯泰洛奇—瑞士教育家,著有《葛笃德是怎样教育他的子女的》 洛克—英国教育家,著有《教育漫话》,“白板说”同于孔子的“习
性”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学派代表人
物,著有《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誉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书中按教学工程中儿童心理活动变化而划分的四个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并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也是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斯宾塞—英国思想家,社会学家,著有《教育论》,该书是著名
的实证主义教育学,认为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代表人物,与赫尔巴德观点相对,
著有《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主张老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卡洛夫—苏联,主编《教育学》,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
法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近代教育家,1930年出版《新教育大纲》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卢姆—美国心理学家,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
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过程》
赞可夫—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1975年出版了《教育与发展》 7教育的基本概念:广义的教育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8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9教育的属性(简答):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独立性,教育
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10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儿诺,英国的佩西能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孟禄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论,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社会需要,
同时也是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11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制教育人员,教育是同一的,共同的,平等
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劳动和生活中
分化出来
3.教育方式是“口耳相传”
4.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直接相关的知识。 5.教育没有阶级性,年青一代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力。
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生产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的知
识分子
4.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打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
验传递成为可能。
5.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封建社会教育: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有鲜明的等级
性,在组织教学上是个别教学。其教育特点为:
1. 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通
知农民的官吏。
2. 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有
严格规定
3. 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在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实行棍棒纪律教育。
4. 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12学校教育制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等大面积的教育机构体系和组织系统。狭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
13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14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15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16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
17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认知、理解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8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制度(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4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1教育事劳动力在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化的劳动者”,“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3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 19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的作用: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20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在宏观层次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在微观层次上,社会文化渗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这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社会文化影响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直接影响课程文化,社会文化影响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教育能够选择文化;教育能够整理文化;教育能够活化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
2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结构;科学技术影响学生;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2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教育能够产生和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能够加速科学和技术相互转化;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装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6f5624431126edb6e1a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