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最新资料

2023-04-19 15:03:2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背景,课程
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最新资料

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目前已在全国展开。这次课改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目的是要把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其人格,开发其潜能。落实新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有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特点。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落实新课改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全面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

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师方面:教师虽然都经过了新课程培训,学习了一些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上有些教师习惯了轻车熟路的老一套,不愿另起炉灶,对新课程现出抵触不满的情绪,致使课改在具体操作层面难以落地生根。我们习


惯了从外部环境为课改找阻力,却缺少对自身的解剖和反思。鉴于学生总体的自主、探索能力还比较弱,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简单地选择了走师生都习惯的以灌输讲授为主的老路子。这样就导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无法

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缺少机会。反映在课堂教学,往往表现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善于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教学方法陈旧,不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不少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缺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论的获得不是习得而是被动接受,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等。

学生方面:因过分强调以提高教学成果为前提,忽视了学生对学习情感体验,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活泼好动,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一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52508e0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