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多景楼》阅读答案

2022-07-10 04:01: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曾巩《多景楼》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曾巩,答案,阅读,楼》
曾巩《多景楼》阅读答案

《多景楼》是北宋诗人曾巩的诗作。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多景楼》,欢迎大家阅读。

多景楼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①!

【注】 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曾登临此楼,写下了这首诗。②钟呗:梵音的歌咏。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这首诗的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简要分析。 (2)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简要分析。 (3)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它们的作用。(4) (4)试析尾联“冥鸿”的意义,这一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阅读答案

(1)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山川掩映的.壮丽图景。云气和水光弥漫(交汇)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红色的晚霞、青色的山峦相互映照(映衬),浸染远处的天空。

(2)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却仍想振翅高飞,表达了作者年岁已老,但内心依然追求远大抱负的旷达情怀。

(3)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浮和入。(1)上句写水光,用一浮字写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美景;下句写山色用一入字,刻画出霞光山色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2)两个动词使得水光、山色构成的静态画面变得鲜活起来,化静为动,赋予动感。(1)


(4)尾联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1)抒发了作者虽然老境渐至,征尘满衣,但心中并未放弃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2)体现出作者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远大抱负。(1) 二:

(1)全诗总写多景楼形胜的诗句是:

(2)第二联的景物描写很精彩,有些用得很传神,请就其中一个词语进行品析。

(3)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答案

(1)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2)

(2) 示例:浮: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碧瓦红楼,也写出了动态美;入: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化静为动;含:形象写出了天空包罗万象,夕阳下,晚霞同山峦青红相间融入远空。(2分,答到大意即)

(3) 抒发了作者个人的远大抱负。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内心并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2分,答到大意即可) 拓展阅读:曾巩《多景楼》鉴赏

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很赞赏其地风光,写下了这首七律。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自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处,它北面大江,遥控淮甸,形势险峻,东坡赞曰:“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也。”(《采桑子》词序)自北宋以来,骚人墨客,题咏颇多,曾巩的之《多景楼》是其中传诵的佳作之一。

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提掣全篇。此楼屹立北固山上,凭高远眺,水色山光,风月胜景,无不尽收眼底。故苏轼《甘露寺》有”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之句。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也说:“江山之胜,烟云显晦,萃于目前。”曾巩这两句意谓欲于此楼周览胜景,只消徘徊倚阑,凭高四望,万千景象,便可豁然在目。这正抓住了多景楼居高临下,境界开阔的特点。 中间两联是写多景楼上所见景象:云气和水光氤氲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传来了佛寺的钟声梵歌;江面上强劲的海风送来了远芳的貌船.四句,一写水光,一写山色,一写淮甸寺钟,一写江面帆船。“云乱水光浮紫翠刀,着一“浮”字,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宫观;“天含山气入青红”,用一“入“字,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月光下传来“一川钟呗”,不难想象出淮南原野的平阔寂静;海风中驶出“万里帆樯“,使人意识到长江的迢遥汹涌。诗


人抓住了富有特色的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山川掩映的壮阔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壮丽宏阔的景象,开扩了诗人的心目,于是他于尾联以唱叹的语调,抒写了个人的感受和襟怀。怠谓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内心中并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有“l送归鸿,手挥五弦。附仰自得,游心太玄”之语,表现一种心与道俱的高犷自得情怀。曾巩化用其意,说自己尽管身世蹭蹬,却好在注目艳羡那高振健翻,远翔天宇的飞鸿。这就体现了诗人“蹑景追飞”的远大抱负。全诗视野宏阔,韵格浏亮,形象鲜明,对仗工稳,确能表现出多景楼的胜景伟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c21833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