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与管理智慧

2023-03-21 22:2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子》之“道”与管理智慧》,欢迎阅读!
老子,智慧,管理


《老子》之管理智慧

《老子》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管理智慧。本文从开始,对其包含的自然科学哲学含义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其引申的管理原则、方法、模式进行了思考,启示管理者如何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标签:《老子》 管理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老子》(或《道德经》)是老子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该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周王朝日益衰败,走向没落的时期。因此,老子针对如何治理国家创作该书,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精妙的治国、处世、待人的哲学思想和管理方法。哲学思想和管理智慧对当今仍有广泛的积极意义。本文试着从对所包含的自然科学哲学含义的理解出发,而思考《老子》所蕴含的管理智慧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一、理解《老子》之

道是一种抽象概念,可理解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宇宙间一切存在与运动规律和法则。《老子》[1]开篇第一章就给出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对还有进一步阐述(见《老子》第二十五章),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始,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是可以表达的,它不是永恒不变的,但也是难以描述的。名词概念是可以用语言来正确表达的,它不是永恒的概念名。



天地万物产生于无形的状态而结束于有形的实物。天地开始之前是无名的,起作用。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利用常无(即道)可以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利用常有可以探究事物的边界。 美国生物学家、仿生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兰顿提出一个观点:生命的本质在于物质的组织形式,而不在于物质本身。无论核甘酸,还是氨基酸,抑或别的任何碳分子都不具有生命但当它们以适当的形式组织在一起时,它们之间交互而产生的动态行为才是我们所谓的生命”[2]。相同的物质按照不同形式进行排列组合,就会反映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从管理学的观点,并不存在一个适用所有机构的恰当组织形式,即常而一个特定的组织结构是与特定条件下,在特定时间执行特定任务相匹配的[3]再读上面这句话,就说明常一个特定的结构,这个特定的结构是有边界的。



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规律到底是决定性的还是非决定性的?一直是争论问题。钱学森认为[4]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决定性的,决定与非决定性是辩证




的统一,这就是有序与混沌的相互关系,低层次的混沌产生高一个层次的有序。世界观有几个层级,宏观、微观和渺观。渺观世界是十维空间,微观世界只有四维空间,在渺观世界是决定性的,而在微观世界是非决定性的。因为有6个因素没有考虑。总的来看,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决定性的。因此,就是常无,即永恒的无,永恒的客观运动发展规律。



常无与常有,表达了同一个对象而名称不同,二者都意味深远,二者相互配合、作用、转化,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径。在《老子》第十一章,就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说,并以车轮、陶器和房屋为例进行说明必须配合。维纳斯的断手与拥有的奇美和万般联想也是一例。相互转换关系就是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所阐述的了。

二、《老子》的管理智慧

《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以哲学基础的。《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就是说要按照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办事,要以运动发展的观点来处理事情,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决定性的。管理活动也要按照规律办事,《老子》提供了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的管理智慧。



1.“无为而治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 正所谓: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见《老子》第二十九章),又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不为。所谓无为是指管理者不自私自利,不随意强加个人意志,而是顺应自然法则去行事。只有无为而治,才能使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避免引起抵触情绪。



的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无为,正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所指出的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步步递推,人及人的管理也要遵循的约束。管理也要因势而变,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老子》第八章)就体现了管理要与环境达到和谐和动态平衡,这样才符合



2.“圣人无常心的众智决策方法

决策是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广泛收集各方面,特别是群众的意见。《老子》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可见,老子推崇的是没有私心,重视民心民意圣人。管理好人,就不要有主观偏见,要善于听取每个人的意见,管理要差别化和个性化,这与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除了以人为本外,还要遵循老子提出的宽厚柔和的原则,既要明确和规范管理者德权利和义务范围,同时也应当给被管理者留有自我纠正和自我发挥、思考和价值实现的空间。这样才能做到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c030c1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