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欢迎阅读!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爱”思想包涵三个不同的层次含义:“亲亲”、“仁民”、“爱物”,其中,“爱物”可以说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完结。“仁爱”思想在不同的层面上有着不同的表达,但是其依旧未脱离这三个含义。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学、“仁爱”、“亲亲”、“仁民”、“爱物”、现代意义、
I:“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儒家传统的思想精髓即是:仁爱思想。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
儒家“仁爱”概念的内涵,历史的来看,主要包括三层意涵:即“亲亲”、“仁民”、“爱物”。虽然儒家的这种“仁爱”不论如何发展,其中心依旧是个体自身,但是,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它体现了人之“仁爱”范围的不断扩展,体现了儒家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进步,带来的要求道德进步的不断的回应,事实上也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儒家的这种“仁爱”具有普适性和普世性价值。 一,“亲亲”之为“仁”: 子曰:“仁者,人也”,可见,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既然“仁”是人之为人之根本,而孔子又说:“仁者爱人”,可见,在孔子看来,“爱人”本身便是一种人之为人的道德义务,是每一个人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其本身具有绝对和普遍的意义,否则就不是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 可见“爱人”是有差等的爱,由里至外分为四个层次之爱。一,“爱人”始于“爱亲”,即始于“孝悌”,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看来,“孝”是事实、是规范,是用,是末;“仁”是本、是体。二,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是要求人们在在爱亲之外,去爱君,忠君。三,是要“爱众”,即要爱国君身边的士大夫。四,子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仁民爱物”,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民”,“爱民”就是要实行仁政、德政。
孔子在把“仁”进一步具体化时,提出了“忠恕之道”。把“忠恕之道”作为实行“仁”的一条根本途径,他的学生曾参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可以说精到的领会了孔子的本意。那么“忠恕之道”更明确的是说什么呢?所谓“忠恕之道”无非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与孔子的这一问一答,说明了孔子所言的“忠恕之道”具有普适性与普世性。而其普适性与普世性的价值,在于它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不把自已之所不欲加于人。“忠恕”即是将我心推人心,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基本的原则是普世价值建立的本体基础。
总的来看,虽然孔子对于“仁爱”的阐发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着重停留在“亲亲”的层面。孔子主张“事亲为大”,“立爱自亲始”(《 礼记&祭义》),“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当爱他人与爱亲人发生冲突时,应该"舍忠以取孝",他认为亲亲之情是至高无上的,血缘亲情是普遍仁爱的根本基础,“亲亲”在孔子的“仁爱”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二,“仁民”之为“仁”:
孟子继承孔子“仁爱”的思想,在孔子“亲亲”之“仁爱”的基础上,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将“仁爱”的外延进一步扩大,突破了以血缘亲情为最终的界限。 孟子曰:“仁,人心也。”( 《告子》)孟子认为“仁”是一种先天的东西,“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 《公孙丑》)孟子这里所说的这种先天的“人心”指的是人的“恻隐之心”。处于“恻隐之心”这“仁爱”,势必要求要将“仁爱”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即是说,也要将“仁”推己及物,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之精神。因此仁者之爱应在满足血缘亲情之后,将爱心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外推。这就是“亲亲而仁民”。 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仁民”,虽然孟子也有讲到“爱物”,但是,孟子只是将万物狭义地理解为有生命的自然物,且将其看成是外在于自身的“他物”,如不爱对人并无损害。故而,孟子的“仁爱”中的“爱物”思想并不彻底,也不完善。 三,“爱物”之为“仁”: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万物一体”的观点,克服了孟子的“爱物”思想无法落实的缺陷。从而使得儒家的“仁爱”内涵真正达到了“爱物”,“爱物”也可以说是“仁爱”思想的完结。 二程曰:“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①在二程看来,天地万物一自身血肉相连,浑然一体,人必须如爱身体般的去爱护天地万物。王守仁进一步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②“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③相比于二程,王守仁进一步强调了人所负担的维护万物的责任。
如此,宋明理学家,真正将“仁爱”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使得“爱物”得以真正的实现。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晰,儒家“仁爱”思想,其内涵大致为“亲亲”、“仁民”、“爱物”三个方面,但是,由于“仁爱”思想是儒学的主线与精髓,所以,“仁爱”在整个包容万象的儒学体系中,在不同的层面上,它都有着不同的表达。虽然“仁”在不同层面的具体表达各异,但是,它们却依旧围绕着“仁”的三个内涵展开。 以“亲亲”为“仁”之意涵,“仁”在家庭层面表现为提倡“孝悌”, 重手足之情,重亲情。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强调友善,为他人着想,理解,宽容,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仁民”为“仁”之意涵,“仁”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表现为对“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在这里,“仁”是价值目标,“礼”是工具手段。在政治上,“仁”就是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政,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爱物”为“仁”之意涵,“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表现为“天人合一”观念的追求及实践。
通过“爱物”之“仁”的体验与认识,儒家认识到,天地万物与人是统一的。主张人应当爱护自然,用科学的精神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便涉及到儒家的“格致之学”,朱熹说“《大学》物格、知至处,便是凡圣之关。物未格,知未至,如何杀也是凡人。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人于圣贤之域。”(《朱子语类》卷1 5《大学二-经下》),朱熹阐明了格致、爱物与成圣之间的关系。由格致而知爱物,由泛爱万物,最终成圣。
《大学》开篇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德育的目标取向。这种结构类似于“同心圆”,以“修身”为“圆心”,向家、国、天下等更大的“圆”延伸和扩展;根本上来说“修身”又必须以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a13feff8c75fbfc77db2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