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信息在师幼互动中有效流转教学心得

2022-04-28 21:39: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信息在师幼互动中有效流转教学心得》,欢迎阅读!
流转,随笔,有效,心得,教学
教育随笔信息在师幼互动中有效流转教学心得

课件教育随笔信息,在师幼互动中有效流转

杨老师在六月份开展了一个三研课大班语言《捉迷藏》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注意力始终能够集中在诗歌上。成功地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获得了新的知识,并且仿编环节也体现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这个语言活动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老师在处理诗歌信息和呈现给幼儿信息方面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触动。 一、活动预设的信息安排。

杨老师在活动设计中,对本次活动目标是如下安排的: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要表现方法。2.初步学习用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活动。3.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仿编诗歌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体看来,这三个活动目标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就大班语言活动《捉迷藏》而言,这三个目标并不是非他们莫属。这三个目标可以针对任何一首诗歌学习动。那为什么一定要安排《捉迷藏》这个活动呢?依我看来,《捉迷藏》这个诗歌学习的语言活动目标应该更有针对性。如果把活动的第一个目标略微调整如下:欣赏诗歌《捉迷藏》,理解诗歌中太阳和颜色们捉迷藏时,颜色选择躲的地点的原因;诗歌中拟人的表现手法。而第二个目标如果改为:初步学习用《捉迷藏》诗歌的排比结构大胆进行仿编。第三个目标改为:引起幼儿对太阳光和颜色关系的兴趣,感受诗歌与众不同的捉迷藏的乐趣,体验仿编的成功。可能会比较到位一点。这样有关于语言活动《捉迷藏》信息一下子就明确了。 二、诗歌内容隐含信息挖掘。


第一次课活动中,教师从平日里的游戏捉迷藏开始,而且让幼儿讲述了游戏规则,引出诗歌中的游戏对象。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生活的导入。孩子们也非常顺利地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但是看似很平滑地接入下个环节。在活动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心里却都存在一个不可言喻的缺憾。具体缺憾在哪里,不深思很难发现。只是感觉而已。其实,诗歌是以简单句表现生动内容的一种体裁。太阳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游戏,没有任何规则介入。太阳是找的角色,颜色宝宝是躲藏角色,没有看到他们任何商量的环节。因此,从现实经验游戏导入到太阳和颜色宝宝的捉迷藏,缺少了这一个太阳为什么是找的那个人逻辑存在。这个信息,隐藏在诗歌中。为什么是太阳是找的那个角色?这个问题没有被提出,所以感觉从导入到诗歌内容呈现缺少一个理所当然的过渡。而在第二次研讨课的时候,杨老师安排了这个环节,孩子们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都认为太阳适合当找的那个角色。因为他大,能看到的范围广。这个理由无可争议,也使得诗歌内容出现地顺理成章。

三、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信息的反应。

任何一个活动,幼儿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信息呈现。在师幼互动时,这些大量的信息应该得到传递,并且让孩子有所习得。在两次活动中,幼儿对于诗歌中颜色宝宝选择和自己相近颜色的环境躲藏的信息已经很敏锐地捕捉到了。但是由于不同处理的方式致使在创编环节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活动中,孩子们清晰领会颜色宝宝躲藏的技巧,但是这个信息教师没有迅速抓牢强化。幼儿在创编的时候大部分只是复述了原诗歌中的句子。而在这个现象出现时,教师还是没有能够及时意识到,只是对孩子


的复述予以了不太积极的肯定。而有个别孩子创编成功,教师也没有突出强化,点出他创编的亮点。致使孩子和老师在创编环节都存有暗疾,却回天无力。但是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针对这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在应该强化的地方及时得给予了强化,在幼儿领会偏差的时候,及时给予了引导,避免了孩子对于创编的理解不足。 四、师幼互动时,信息传递适度

在两次活动中,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的环节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状况。第一次活动中,表现为幼儿对教师指令的理解偏差。使得朗诵诗歌的内容变成了表演诗歌的内容。而不明确的指令并没有让幼儿分角色,只是从头到尾完整地表演了一遍。第二次活动中则表现为教师给出的指令的过度,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对幼儿直接分配角色,使得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宝宝朗诵变成了空谈。

听名师上课,他们和孩子们的无缝交流犹如清泉溪流,舒滑而美丽。在幼儿园,每一个活动,包括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师幼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让每一个交流的信息都能够对幼儿有助长的作用;如何让师幼之间的信息无阻碍地流转;确实是每一个教师需要修炼的内容。 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4311d0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7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