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欢迎阅读!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以建构主义的视角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自去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焦点。对此,学界已经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对此次贸易战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为止仍很少看到有从国际法的建构主义这个角度去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研究或是分析。因此,本文打算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去看看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原因以及后果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缓解中美之间的僵持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贸易战;建构主义;中国;美国
2018年,对于世界政治与经济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英国脱欧问题、俄乌紧张关系、阿拉伯记者被杀案等等吸引着全世界的眼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持续至今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两者之间的贸易摩擦无疑会对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极大的震动,学界对此也是猜疑不断,甚至有学者指出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继续恶化下去,可能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这过于夸张,但也可看出贸易摩擦的严重后果。因此不少学者也在寻根问源,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以期能找到办法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状态。因此本文打算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 建构主义的概述
社会建构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90年代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学派之一,其主要理论家和最重要的代表就是亚历山大.温特。温特的论文《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结构问题》、《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以及他的理论专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分别代表了社会建构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他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全面提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社会建构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主要是指:(1)人类关系的结构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2)有目的行为体身份和利益是由这些共有观念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第一条原则表现了一种解释社会生活的理念主义理论,它强调共有观念,所以是以社会为本源的,这是与之相对的物质主义观点即强调生命存在、技术或环境的观点所不具备的。第二条原则表达了一种‘整体主义’或“结构主义”的研究方式,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整体进化力量,这是与把社会结构还原为个体的个体主义方法截然不同的。因此,建构主义可以被看做一种结构理念主义。
很多建构主义学者通过仔细考虑个体和组织的目标、威胁、恐惧、文化、身份和其它因素来分析国际关系。主张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强调运用一组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社会学概念来解释世界政治,它们主要有“规范" “认同” “身份" “文化”等。其中“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惯、习俗等。“认同"指某行为者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
此外,温特还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种理想类型的国际体系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以及康德文化。温特认为国际体系中可以存在三种角色结构:敌人、对手和朋友。不同的主导角色结构产生不同的主导国际体系文化:敌人角色结构建构霍布斯文化,对手角色结构建构洛克文化,朋友角色结构建构康德文化。其中霍布斯无政府文化是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它的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敌人,不承认对方作为独立的行为体存在的权利,并且可以无限制
使用暴力。洛克文化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他的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承认对方所有和对方的权利,关系稍微紧张,但是不至于如同敌人那样要将对方消灭。康德无政府文化是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核心内容是友谊。在康德文化中,国家间是朋友关系,并且遵循非暴力和互助规则。
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给学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以及分析国际关系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之间在近期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贸易战争,究竟是特朗普的任性而为,还是两国之间的由来已久的矛盾、分歧和摩擦的集聚效应呢?对此,笔者打算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看看是否会得出新的结论。
如前所述,主张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强调运用一组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社会学概念来解释世界政治。温特的建构主义更是强调了运用“身份” “认同” “文化”等来对国际关系进行解释。因此对于中美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效仿之,以此来探索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原因。
首先,从身份上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建构主义认为“利益是以身份为先决条件的,”“没有身份利益就失去了方向”。具体的说它认为行为体有四种身份:团体身份、类属身份、角色身份、集体身份。就美国来说,其团体身份是国家;类属身份是资本主义国家;角色身份是霸权国家;集体身份是西方国家;而中国,团体身份也是国家;类属身份是社会主义国家;角色身份是和平国家:集体身份是发展中国家。中美之间身份差异巨大,从而导致彼此之间摩擦不断,在当今世界就主要体现在经贸方面。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原因之一是二者没有形成相互的集体认同。
其次,从“文化”“观念”来看,中美两国之间也存在差异。按照温特对国际社会无政府体系文化的划分,即他所称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以及康德文化来看,中美两国的角色关系是对手,两国处在洛克文化中。在这种文化中“国家不会夺取相互的生命和自由”,但是始终处于竞争对手的状态。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发展,美国逐渐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在各方面遏制中国。中国威胁论一直是美国选举热门话题。两国之间的竞争氛围日趋浓厚。并且建构主义的结构是观念的分配,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有自我实现,自我加强的性质,一旦一种文化形成,这种文化中的个体就会被这种文化所建构,文化话语中的内容和意义就会不断通过行为体间的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中美之间竞争对手的观念会持续加强,进而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加剧。而这种不断加强的竞争对手的观念也正是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结论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爆发的贸易摩擦,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双方之间的身份建构、“观念”、“文化”等存在着差异,且建构主义国家利益是由身份等先决条件所决定的。从而导致中美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进而上演了中美之间在经贸领域的巨大摩擦。并且,由于“文化有自我实现,自我加强的性质,一旦一种文化形成,这种文化中的个体就会被这种文化所建构,文化话语中的内容和意义就会不断通过行为体间的实践活动不断加强”,中美之间的竞争对手的观念可能存在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中美要在以后的交往中改变对彼此的身份定位,形成比较和谐、融洽的共有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国在交往中时有冲突、摩擦的情况很难在近期有根本的改变。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只能通过谈判进行缓和,但是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进行解决。中美
之间若要在经贸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完全和谐相处的状态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梁媚:浅析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J).创新.2010(03).
[3]史先涛、张彤: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关系(J).河南理工学院学报。2005(01).
[4]汤西野:关于中日东海油气田的争端--建构主义视角解析(D)浙江:浙江大学,2011年.
[5]彭何利:建构主义视角下身份认同对美国当代国际法观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11(03).
[6]刘志云:国际法研究的建构主义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2009(04).
[7]任永健:从建构主义视角审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J).学理论.2013(20).
作者简介:涂元燕(1994.07-),女,四川达州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3b9b0a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