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文本细读沦为观点印证

2022-04-07 08:06:3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让文本细读沦为观点印证》,欢迎阅读!
莫让,细读,印证,沦为,文本
莫让文本细读沦为观点印证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罗晶



最近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多,听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发现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文阅读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本鉴赏常常以观点印证的方式开场和收场,尽管我们知道,文本鉴赏绝对不是一个印证已有观点的过程,而应该是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大致感受。这其实还是王荣生先生在很多年前提出的语文教学“教结论”的问题。

看两节《江南的冬景》的“同题异构”课。 甲老师的课堂流程是板块式教学第一板块是整体把握文意。他先让大家谈谈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让学生从文中找答案。学生找出了“明朗”可爱“迷人”“悠闲”等形容词。于是老师接着问,为了表现江南的这种明朗、可爱、迷人、悠闲,作者抓住了那些景致?学生又找出了答案,如“街景”“山野”“冬霖”“冬雪”“冬旱”等。

第二个板块是文本细读。甲老师说,作家不同,作品就各有其面貌,比如老舍的文字话家常,柯灵的文字飞扬灵动。那么郁达夫的文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有学生说婉约幽细,然后老师让其找出句子或者段落;又有学生说古典优美,于是找到郁达夫引用诗歌较多的段落读一下„„接着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作为郁达夫的有名的小品文,这篇文章和他所有的散文一样,具有“细致”“幽清”“真切”的特点。然后让大家讨论,分别找出文字来佐证,最后大家一起学习第七段“微雨寒村图”,一起品味文字的“细致”“幽清”“真切”

整堂课,老师和学生都很忙。老师忙着指引学生找答案,学生拼命找答案来证明。找得不对的时候老师明显很着急。老师在备课上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再哪几段都清清楚楚,只是可怜了学生,这么美的一篇郁达夫的散文,这么美的一堂文学鉴赏课,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现代文阅读考试做题找答案。

乙老师的整堂课教学设计就是品读郁达夫独特的文字他先摆出了郁达夫自己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中的一段文字

‚原来小品文字之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三点。 ‚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清’字就谈不上了;既细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的真切不真切了。……‘细’,是指细密的描写;‘清’,则是对题材慎加选择,立意清新‘真’,就是所写的景物事情和抒发的情感要真切。

接着以《故都的秋》中关于北国槐树落蕊的文字来印证郁达夫的这个观点,作为例子,让学生在《江南的冬景》中去找这样的文字,仔细分析郁达夫是如何细如何清如何真的。

其实用郁达夫自己的理论来观照郁达夫的文学创作,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鉴赏文字的方法,但是这个老师在课堂之初,学生还没有形成什么或感性或理性认识之前,就将这个观点抛出来,就变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无形之中阻碍了学生的品读和认知。所以到最后,课堂也沦为了印证观点式课堂。学生发现这里也细也清也真,那里也细也清也真。于是《江南的冬景》无处不细不清不真,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郁达夫的文章果然且细且清且真。

可是,这真是学生自己从文章中得出来的感受吗?我觉得他们只是在老师不断暗示,断提示“找答案”之下,被老师强加的感受而已。而这种学习对他们如何去鉴赏名家名文,并没有任何好处,他们还是不会如何去把握一位作家的风格,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感受。

这两节课,虽为“同题异构”,但两个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把郁达夫文风的确认作教学内容。诚然,名家名文,我们须要读出其个性特点,但绝不是已知结论,然后去找材料印证。我觉得应该把环节倒置一下,让学生先谈谈郁达夫此文中不同于老舍、柯灵等人的地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不同,如文字风格的差异,然后师生一起读中悟情,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归纳“细”“清”“真”的特点,最后再亮出郁达夫自己的理论,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果然如此”的获得性的满足感。

现代文阅读因为要鉴赏文字分析主题等,所以容易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流于印证,可是现在很多文言文阅读也走向了这种误区。

例如某老师这堂《项羽本纪》

他这么导入:项羽的一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一生。请你找一找能反映他战斗一生战斗不止的文字


一开场就要找答案了!老师先说出了结论,只需学生找出细节来印证这个观点了! 学生纷纷找。找完之后,老师说,这些文字展现了项羽的神勇,其实这个英雄不仅有侠骨,还有柔情,表现在什么地方,大家找找看?哦,霸王别姬„„除了柔情,他还有义气,哦,乌江自刎,将头颅赠送给故人„„

纷纷找出这些例子佐证完老师的观点之后,老师又开始从反面去全面展现这个人物形象,如神勇但缺乏谋略,重义但无大义,柔情却无大爱。老师的总结很全面很到位,但学生们被牵引着在史料中跳来跳去,非常辛苦。我估计他们把这个笔记抄下来之后,几天之后也消化不了,因为老师为了全面概括项羽的形象,不知补充了多少《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中的细节。这堂课应该安排在学生已经学完《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并做了充分的课外阅读,写下了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之后。但这位老师将这堂课安排在初读《项羽本纪》之时。我们在惊叹老师的概括能力的时候也挺担心,学生照着老师的观点去找材料,能找到吗?能找全吗?能明白吗?会分析吗?下次还能用这样整齐对仗凝练的几个字短语来概括分析吗?

王荣生教授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在评价一个老师的一堂课的时候提出来:“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时形成了对主题的认识,然后寻找更多的细节来进一步印证该主题——就像黄老师在上课时仿佛提醒学生的那样:找到了哪些材料?有哪些证据?„„这样,



教学就会指向一个既定的,相对单一的、老师认同的结论。他指出,“在教学的时候,不是先确立某一个观点(即对小说主题的认识),然后再看看有哪些细节可以支撑我的这一观点,而应该倒过来,先读作品中的某些细节,看这些细节有哪些理解,再从这些细节中去探寻作品的主题。换句话说,文学作品中的阅读教学,立足点不是用材料(作品中的细节)来论证观点(我对小说主题的认识),而应该是对作品——这节课是作品中的细节,欣赏理



解。他在这里是以小说教学为例,其实我们所有的课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课堂究竟是要教“方法”还是教“结论”,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只是为了教结论,除了那些千古有定论的名篇,哪个老师又能确定,自己的结论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就是真理,就是学生想要、应该知道的?这样教结论,学生岂不是只能对老师抛来的东西被动接受,而不需要动脑筋自己学会,自己获得?这看似学生很自主在探讨在寻找的课堂,闹丰富的课堂,又究竟和填鸭灌输的课堂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给一点时间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哪怕是很粗浅的感受,老师要做的,应该是引领他们学会如何从粗浅走向深刻,学会这种阅读的方法,而不是一开始就被老师扔在一个很高的起点,然后拼命找存在的材料证明自己的高起点。而我也希望,语文的课堂多一点感受与概括,少一点“找答案”“找证据”“找细节”因为这是文学鉴赏课,而不是考试做题。 注释: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37176212b160b4e767fcf9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