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的认识

2023-01-23 23:05: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谈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的认识》,欢迎阅读!
地利,不如,天时,谈谈,认识
谈谈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的认识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天时即是时机,也叫机会,地利即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人和广义指人缘上的优势。机会是一种转眼即逝的事物,时间上很短,只有抓得住才有能为我用,而有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更能创造机会,人缘上又能创造更好的地理条件和机,三者缺一都不能全面发展各种事物的优势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孟子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孟子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天时”“地利”是客观条件,是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而一旦丧失了良好的人群合作关系,我们只能走向失败。 三者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它们之间轻重(主次)关系,“人和”最重要。,“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孟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引人注目的前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德军企图通过闪电战,继续在苏俄广褒的国土上称霸披靡。希特勒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摧毁苏联的意志和抵抗。战争中期德军却发现举步为艰,苏联人民顽强不屈的抵抗住了德军的前进步伐,特别是当苏联恶劣严寒、冰冻无比的冬天来临以后,水土不符的德军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后勤补给也陷入了失控状态。缺吃少穿的德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而此时的苏


联红军,却利用地理优势和天生的耐寒能力,对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了声势壮大的反攻战役!苏联全国军民万众齐心、众志成城,终于取得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且同盟军一道,解放了被法西斯蹂躏的欧洲各国!消灭了不可一世、罪恶滔天的希特勒法西斯政权。

“人心齐,泰山移”现在的社会没有硝烟,没有战火,处在这个和平时代的我们,除了有好的时机,好的地理优势,还需要好的人缘,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制,只要我们能够做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谱出和谐社会的美好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c594ff700abb68a982fbc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