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语文秘诀》,欢迎阅读!
学生一直讲学好语文很难,也经常有人问我学好语文的方法。每每这时,我都惜字如金、羞于回答。逼得急了,我就说,两个字:习惯。大家都说,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格外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人终生受益。
学生都说语文难学,老师也讲语文难教。学好语文真的那么难吗?表面看好像也是,中、高考时数、理、化包括外语都有人拿满分,语文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得满分的。但是,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语文的及格率却是各门学科中最高的,作文满分卷也越来越多。看来,语文学习并不难,学好教好语文也并不是不可能。依我看,语文学习,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老师不是去教导而是去感染学生,学生不是去学习而是去应用语文;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养成习惯,要把语文当成日常生活的必需,把学好语文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我个人的经验,学好语文要养成积累、阅读、摘抄和练笔四个方面的习惯。当然,还有朗读、背诵、演讲等等。
先来讲讲积累的习惯。一说到积累呢,不少同学都想到死记硬背,其实这既对也不对。语文积累首先是字词和语言的积累,要认识足够的字词,要把每一课学到的生字生词都记住,要把前人创造的语言尽可能多地积累。字都不认识,怎么谈学好语文?我们不是仓颉,可以自己去造字,也不是鲁迅,造个词人家也认同。好在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语言博大精深,足够让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了。我的成功做法是:字词句,每天记。我比较笨,每天坚持记一个,同学们脑袋灵活,一天记两个三个甚至五个都是没有问题的。每天不多,但一年坚持下来,数目就可观了,五年,十年呢?记得我读书时,老师就在黑板一角搞了个“一日一成语、一周一诗歌”,等我教书时,我就让学生“一日一词、一句、一成语、一仿写,一诗”每周我会检查一次。嘿,你还别说,这一学期下来,学生的积累本写得满满的,我也从中记住了不少成语和名言名句,收益不小。当然,还有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之类的积累,这个听起来感觉有点玄乎,先不讲了。
接着谈谈阅读的习惯。不管你问谁,都会告诉你语文要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大师们都是如此,像毛泽东,在床上摆上大半床的书,睡不着时,随手拿来就读,既打发时间又能催眠。又像卢梭,他读书时每每“陷入狂热状态”,几乎是“贪婪地阅读”“沉醉在书籍里”,最终从一个学徒成为一代社会学家、文学家。阅读是不能带有功利性的,不能为考试去阅读,应该为求知而阅读,为陶冶情操而阅读,为丰富思想而阅读。阅读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需要,如果把阅读当作一种负担,那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学生时代由于课程压力大,毕竟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一律要求读多少长篇小说不大可能,可是像《读者》《儿童文学》之类的杂志是完全可以的。我读书那会,不像现在满街都是读物,图书馆也离着家很远,要读书,就必须去借。去亲戚朋友家借,去老学究那儿借,去问同学借。亲戚朋友还好办,一般都乐意借给我;老学究就麻烦了,“惟书与老婆不可借”,那就得拿出一点技巧、费上一番功夫了;至于问同学借书,说是借,其实多半要靠会来事得来,要得到书,得抢着去帮他扫地擦黑板,代写作业练习册,把书的主人服侍高兴了,书才能到手。可以说,我这样的阅读纯粹是出于兴趣,也成了习惯,所以也最有效果。作为学生,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有自己喜欢的书读,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容易心浮气躁,兴趣自然会转移到热爱学习上来。(当然,本人不赞成多看漫画书)。再来说说摘抄的习惯。我的“摘抄生涯”是从中学开始的,不过最初也是三分钟热情,摘抄了几天就懒了下来,此后就只是零零散散地摘抄过一些。后来,书看得越来越多,每每看到好的文字,总要激动一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美妙的文字!可是,激动归激动,激动过后就忘了行动。但毕竟还没有练成“过目不忘”的绝技,等到某一天想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才“惨然若失”。这样的经历多了,也就学乖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看到好文字时,就会自觉地摘抄下来,日后稍加工一下,就能变成自己文章里的好文字了。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几年下来,竟然也有了厚厚的几
大本。
最后聊聊练笔的习惯。练笔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在没有什么写的,就记上“今天没什么可写”。关键在于坚持,在于养成这么一个习惯。从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就是好样的。等日记写得多了,尝试文学创作也并非不可能。 当以上几个方面都成了习惯,语文就会学好了。一旦养成这些好习惯,不仅语文成绩肯定会上去,你的思想会更深邃,感情会更成熟,视野会更开阔,气质会更高雅,思维会更缜密,心胸会更宽阔,也会更有智慧。学好语文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与其说如何学好语文是靠方法,不如说是靠习惯。
学好语文的习惯,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觉去做。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强制,强制多了也能成为习惯。如此下去,一天不学习,便会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 说真的,我们这些理科学生面对数理化的题海,确实有太多的习题需要认真推理,细致演算。到了高三,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更是穷于招架。高中三年,真正能给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可语文偏偏像个“无底洞”,要学好它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怎么办呢?
起初,我也有些不知所措,可后来有件小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是班长,常在黑板上写通知。写这东西,我是“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只要同学们看得懂就行。有一次,教我们语文的郭庭平老师在讲完正课后,突然笑吟吟地指着我写的通知说,这通知有些语病,并让我当着大家的面修改。我左看右瞧,愣是瞧不出什么毛病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一阵阵地发窘。后来经过老师的点拨,我终于把这个通知修改后了。郭老师对我们说:“于留心处皆语文。希望大家平时多用心,不要把语文封在课堂上,锁在课本里。” 这个小插曲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过去我总以为只有教科书上的文章、训练册上的习题才算“语文”;只有安排一大段时间,正儿八经地进行学习,才算“学语文”。现在我懂了,语文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读书、说话、写通知,都离不开语文。既然语文处处都在,那么我们就应该随时把“处处”都变成学语文的课堂。
从此,早晨起床,我利用洗脸刷牙的时间听一段新闻,从中学习生动、精炼、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在教室里,我常有意提出问题和同学展开辩论,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口才——显然,这都是在学语文。饭桌上,我经常眉飞色舞地向爸妈绘声绘色地讲述学校里的趣闻,这还是学习语文啊!数理化做累了,或看一篇精短的美文,或吟一首优美的古诗,或背一段隽永的名言警句,或哼一首歌词清新的流行歌曲,这不也是学习语文吗?只要留心,时时处处都可以学语文,而且可以学得很轻松,很有趣,很开心。只要平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语文的机会,积腋成裘,潜移默化,自会长进,又何必跟数理化争什么“时间”呢?老实说,我能学好语文,除了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课后按老师的要求做适量的训练题外,秘诀就在于平时留心语文。
平时留心学语文,不但可以跟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对接,而且可以补充课堂语文的不足。比如古诗鉴赏,光靠听老师讲是远不够的。为了提高鉴赏能力,我常常在睡前读一首诗,先体会那或雄浑或幽雅的意韵,再看有关的赏析文字,并跟自己的理解作对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欣赏诗词的“语感”。今年高考又出现古诗赏析题,我就凭着平时锻炼出来的那种感觉,很轻松地解了题。再比如作文,今年高考作文是有关记忆的想象作文,这在课内从不曾涉及过,我的作文构思就得益于课外读过的卫斯理科幻小说。 【推荐老师寄语】
陈希同学是福建连江一中99届高中毕业生,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成绩878分。高中三年,各次大考的总成绩均稳居年级前列,会考成绩九科全优。她担任春榕文学社社长,工作和写作从来都很勤快,在高考前夕我特意为她编了《陈希作文选》。她学语文有一大特
色,即善于抓住课外边角时间,在数理化的夹缝中愉快地学,不断提高语文素质。现特推荐她的这篇短文,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启迪。
背诵———学好语文的秘诀
2007年4月10日 【关闭】
背诵,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好文章背诵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不知不觉,会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背诵是一种储存,有了丰富的储存,才有可能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再创造。这里就想介绍几种背诵的好方法,希望能给有心的父母一点启发,让孩子的头脑做做有氧运动。
◆理解背诵法:背诵法有活法与死法之别,鹦鹉能言的背法无知无用。理解是背诵的基础,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背诵才会朗朗上口。
◆求同存异法: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熟读成诵法: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背诵是有声训练,经常读,读多了,读熟了,就有了语感,就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熟读成诵,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
◆默写背诵法:采取默写手段,边背诵边把重点的句子默写下来,印象深刻一举两得。“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
◆“卡壳”追忆法:背诵过程中,如果出现“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浮现形象法。适用于背诵情景交融,文字画面强的文章与诗词。运用此法,还可在纸上随意涂鸦,让画助背。此法是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学背诵。
◆纸条背诵法:将难背诵的词句写成小纸条,或随处贴着或随身装着,习惯性的看两眼背两句,日积月累一定会使你的语文积淀越来越厚重。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b0af5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