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试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发展

2022-08-01 18:3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传统到现代——试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发展》,欢迎阅读!
美术史,中国,传统,现代,研究
从传统到现代——试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发展

摘要: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自古以来便有之,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延续了几千年。据文献记载的专著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这些二十世纪之前的中国美术史著作都属于传统形态或古典形态。二十世纪以后,由于研究材料、思想史观等等的改变,中国美术史研究开始由单一的传统形态向多角度多方面的现代形态转变。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研究;传统形态;现代形态

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自古以来便有之,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延续了几千年。据文献记载的专著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从谢赫的《古画品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到米芾的《画史》、再到徐沁的《明画录》等,这些二十世纪之前的中国美术史著作都属于传统形态或古典形态。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美术史研究开始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而由于社会研究材料、思想、史观等的改变,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向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一、传统形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

传统中国美术史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体裁、研究对象等都是单一的。在魏晋南北朝时受九品中正制和品藻人物之风的影响,研究形式主要是品评、著录以及品第。谢赫《古画品录》、顾恺之《论画》、姚最《续画品》之类的品评著作不胜枚举。这些著作几乎都是按照品第的高下著录画家,以品评画家为主,对画家的艺术水平进行批评,并且撰写画家的个人传记。如谢赫的《古画品录》便是将三国吴到南朝齐的27个画家分为6品进行排列著录,品评其优劣,对其艺术水平进行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品评绘画优劣的六法论: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传统中国美术史研究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在史观和体例等多个方面基本上都是延续了《历代名画记》,或受《历代名画记》的影响。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米芾《画史》、邓椿《画继》、徐沁《明画录》等。《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其与正史接轨,继承了司马迁《史记》史学思想,不再以品第的高低排列画家,而是将画家以朝代进行排列论述。在品评上张彦远也可谓涵盖了其之前的众多著作的品评,且这对些品评的出处有着详细的记载,并不以自己一家之观点品评画家。不仅如此《历代名画记》还开阔了美术研究的范畴,在前面十四篇论文中包含了官私印、绘画收藏鉴赏、绘画价格装裱等内容。而在具体内容上,《历代名画记》对于中国传统美术史著作和研究响最大的便是其关于绘画功能的观点以及对于谢赫六法的解说。张彦远认为绘画不仅具有政治功能,而且具有教育功能,夫画者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对与谢赫六法他则认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谓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纵观传统中国美术史研究,其强调的是描述,多依据文献进行研究,且偏重经验性和主观性。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书画方面,体裁主要是纪传体、随笔札记等,研究方法主要是品第、品评和著录。这样单一的发展一直从中国美术史诞生之日到二十世纪初。


二、现代形态中国美术史研究

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结构受西方文化下冲击,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对于中国美术史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最终使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具备了与传统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的特点。

首先,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的扩大,相比与传统中国美术史研究只专注于书画方面的研究,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在工艺美术、建筑、雕塑、民间美术、边地美术等方面全面发展。冯贯一《中国艺术史各论》将美术史研究的范围扩展到文字、丝绣、地毯等领域;胡蛮将民间美术拾起,纳入美术史研究的范围。在研究时间上也从断代史变为通史,从上古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朝甚至是近现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时间和领域上的扩张并只是在量上的,而是在量上有系统、有选择、有组织,在质上有思维、有观念、有见解。正如王伯敏所言:绘画艺术史,不是某一种技术进步的历史,他是一部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民族性格变化的历史……系统不是简单化的一种排列,它必须削枝理节,纵横穿插。

其次,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除了进行线研究,也开始通过中国美术史中的某点进行深入研究。从作品、个案的画家画派出发,将文献和作品结合,以求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金维诺先生和薛永年先生是这种方法的代表。金维诺先生的《中国美术史论集》便是从个案作品或艺术家出发。如《张雄夫妇墓佣与唐初傀儡戏》一文中,就是以张雄夫妇墓的个案出发,不仅考证了张雄夫妇墓中佣之意,而且还引带出了整个唐朝傀儡在丧葬中的意义,唐代在丧葬时用傀儡,并不是单纯为了殉葬埋在墓室,共墓主死后享受,而主要是送葬时炫耀于路人,用于表演的丧家乐。薛永年老师的《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以扬州八怪这一绘画流派入手,将新的经济因素的滋长与由之而来的绘画供求关系作为研究中心,从而深入研究十八世纪审美趣味的变化和新兴的市民文化经济商业对职业化文人画家创作和风格的影响。

最后,由于中国考古学广泛兴起,考古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不断的考古大发现,使得考古文物大量出土。中国美术史研究材料,特别是唐代以前的研究材料十分稀缺,文献材料由于古代记录方式和保存等问题,不可信或失传。而考古出土文物相比传世文物有时间、地点、且更可信。这些种种原因使得对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考古资料应用和重视,成为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将考古学原始调查报告或田野调查所得资料,作为美术史研究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利用图像学、年代学、类型学等方法进行美术史研究。巫鸿的《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先将具体的墓葬个案马王堆M1汉墓、满城M1墓、张文藻墓,分为空间性、物质性和时间性进行研究,又将空间性、物质性和时间性重新融入这三个案之中,旨在整体解读和宏观视角的基础上,重视墓葬的内部空间,将考古发掘材料与美术史分析方法相结合,试图重构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的原境。郑岩在研究方法上结合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美术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重视考古材料的应用。其《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一书中,完全是运用艺术分析的方法研究考古材料。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改变了重记载、重描述、重鉴评的研究方法,运用西方传入的风格学、图像学、社会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材料上除了运用古代文献作为文献材料外,还使用考古报告作为文献材料,出土文物和传世作品作为图像资料。在研究人员上,画家和文史类专业学者的加入,使得中美术史研究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如何


进行中国美术史研究学科定位,如何在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薄弱的情况保留学科优势,以及如何来自古代有超越传统、引进西方又自立自足,这些都是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赫.《古画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三联书店,2008.

[4]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 [5]薛永年.《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6]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M].三联书店,2010.

[7]郑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熊淑梅(1994.06),女,四川泸州人,研究生,四川大学,研究向:美术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8db8b3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