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迎元旦黑板报》,欢迎阅读!
小学生迎元旦黑板报
元旦假期即将到来,为了让连续假过得精彩充实,我要用“元旦计划”来迎接这个难得的假期,
首先,我们全家人要到市,参与一年一度的盛事---世界管乐节,看精彩的踩街表演,欣赏来自世界各国的管乐表演,我想今年一定比往年更精彩。
随着第三次月考的来临,我计划在第二天复习课业,把课程融会贯通,希望这次月考能有好成绩。
第三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我要让我自己沉浸在“书海”里,读《一千零一夜》及《三国演义》,晚上再和家人一起参加跨年晚会、欣赏烟火秀,为今年画下完美的句点,并且一起倒数计时,迎接新的一年,
元旦这一天,我想要到田园铁马道骑脚踏车,欣赏乡间风景,呼吸新鲜空气,锻练体力,舒展身心,当一个快乐的“追风族”。
凡事先做计划,给自己订一个目标,除了不会虚度光阴,让自己不慌乱,也给自己一个适度的压力,让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率。我希望每一天都能过得很有意义,所以我会用快乐学习的心来迎接元旦假期。
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哈哈!”“哈哈!”教室里欢呼声、喊声响亮得不得了。原来是我们班为了庆祝元旦,正在举行活动。
一大早,我们来到学校,全校冒着大雨到操场,准备为一年级举行入少先队仪式。 回到班级后,我们玩了四项游戏,有:抢位置、抢板凳、画笑脸和对对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游戏是抢板凳。这个游戏规则是:在教室中间画一个圆圈。在在圆圈中放四张板凳,然后让六名同学围着圆圈跑,最后让其他的同学唱歌,一唱完看这六名同学谁能先抢到坐板凳的位置。
快看!我们班的高天石被五个同学挤下板凳了!啊!哈哈!真是好笑。过了不久,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速度越转越快越转越快,连我们的头都混了。施老师她一会儿叫我们往那儿转,一会儿叫我们往这转,搞得连我们的头都昏了。哎呦!我的头好昏呐! 今天,我可真是又高兴又兴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6c120b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