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改变了我们什么

2022-05-07 00:03: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改变了我们什么》,欢迎阅读!
改变,我们,什么,网络
网络改变了我们什么

作者:唐樑

前几年看到一则消息说,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以汉语为母语的互联网户数量将超过英语用户,中文将取代英文成为互联网信息量最多的文字确实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上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特别是智能手机问世以来,更是随时随地都能利用网络获取便利。我们不仅用网络查阅资料收发信息还用网上银行账户交易,用手机电子地图导航,用网络软件看股票行情,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这时突然有一个问题:假如没有网络,生活会变怎样?

很明显,断网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不至于使人的精神退化。八十年代没有网络人们的生活照样其乐融融。也没有证据表明今天我们的智力超过了八十年代的人们。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经济活动,加速了商业目的的信息传播,故而我们每天被迫接受数不胜数的骚扰信息而对于主动求知的人来说,网络固然是获取知识的捷径,但(至少目前)并不能取代书本。许多人承认看电子书的体验不如纸质书。不仅于此,由于网络信息量实在太大,不仅真伪需要甄别(一些谣言还很难识破),可靠性需要检验,是否适用也是需要经过筛选的。更何况,由于涉及版权问题或其他原因,许多文艺作品和工具书在网上也没有电子版。

我父亲以前的毕业论文是用钢笔写在格子字上的。我也问过导师,以前的大学生怎么写论文?答案就是每天钻进图书馆查阅资料用钢笔写在论文纸上。我上大学的时候,网络基本普及,写论文都用电脑查阅资料也以电子文献为主了。我们那时学习文献学这门课,有一项专门技能就是去图书馆查阅化学文摘》简称CA,墨绿色封皮的英文资料塞满整整一层楼的档案室,可谓汗牛充栋。当然,我们练习了查阅这种资料的方法,但很少真正把它作为实用技能来使用。不久我协助某专家编写新版高校教材文献信息学,其提纲已大大强化了网络信息文献的内容,而相对弱化了纸质文献的内容。时代确实变了,网络与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不可分割,我们又当如何恰当地评价这种关系呢?

研究一种复杂的事物,最好的办法是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单因素的问题,也就是固定其他因素,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即所谓的控制变量法。在这里我只研究人,比如两个学生,一个是好学的学生甲,另一个是懒惰的学生乙。在网络的情况下,学生甲充分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同时查阅工具书和纸质文献,印证自己的实验,完善自己的思想,最终写出优秀的论文,顺利毕业;学生乙不假思索地复制黏贴,把二手资料冒充成自己的观点,最终写出糟糕的论文,勉强毕业(很遗憾,现在论文的过关率就是这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学生甲一头扎进图书馆,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尽管资料的新颖性稍差,但最终也写出漂亮的论文;学生乙不知所措,甚至缺乏查阅工具书的基本技能,只能东抄西补,最终拼凑出一篇糟糕的论文。从以上简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是大有助益的,但对于某个个体来说,或许并不能对他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好学的一贯好学,懒惰的更加懒惰。

“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网络的便利甚至对人产生副作用,即探索精神的减弱。人们致力于搜集现成的资料甚至照搬他人错误的观点而不自知,再努力发掘深层次的智慧。智力优越的人应该对此有所警惕。当代哲学家陈晓明初入苗山的时候,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唯有书籍的陪伴,使他畅游思想的海洋,写下了丰富的哲理随笔和诗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哲人梭罗尝试把物质需求和社会关系减少到最低限度,除了大自然,同样仅有几本书相伴,一个人在湖边写出了传世名著,影响至今。今天,我们不缺少钱,不缺少网络,看起来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实现了双丰收,一切让我们飘飘然,但我们是否真的富裕到可以把虚无主义或犬儒主义当做信条而不需要提升自身价值了呢?前几天,我的一位颇有文学修养和思想情操的师姐向我感叹:“很迷茫,不知道整天忙什么,只想多赚钱。关键是心不静了,即便有时间,也静不下心来,浮躁„„”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是这样,他们智力发达,情商突出,但生活依然迷茫。要开导他们或许并不困难。在这个网络时代,梭罗的话依然发人深省: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梭罗《瓦尔登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5c7a15d15abe23492f4da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