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3-05-25 07:49: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浅谈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凌燕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9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单位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健康性。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8-0213-01

事业单位通过推行与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使财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开展科学化精细财务管理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非经济组织单位,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及群众的某些生活生产需要,这在本质上同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有所不同。事业单位随着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的推进需向市场化转型,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也需要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指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事业单位性质和业务特点,按照科学财务管理方式,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 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够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预算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下,预算管理水平也在加强,但仍然存在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预算科学性不强,预算仅由财务部门根据上年收入、支出和对下年收入的预判来编制完成,没有形成人事、财务、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单位层面的预算编制委员会。预算编制可能与业务需要相脱节,科学性,精细化水平低。二是预算标准不确定,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没有生产产品,主要以社会效益作为考量,因此费用标准较难确定,往往不与投入成正比,预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三是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是对预算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结果的监督,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评价。但在实际工作中,仅对项目结束进行评价,缺乏事前、事中的控制。

( ) 成本核算深度不够

尽管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在当前市场化运作环境下,为了有效控制单位的运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单位应建立内部成本核算制度。随着内部成本核算在不断细化深入,将直接费用按实际使用部门进行内部分配,有些单位还实行内部虚拟收费,但离完全成本核算还有差距。

( ) 内部控制未形成运作体系

近年来,虽然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总体上不断提升,有些单位虽初步建立内部控制雏形,但还未真正形成运作体系。领导和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经济活动


管理仍存在漏洞和隐患;有些制度流于形式,实质上并未有效执行;不相容岗位有兼任现象,存在职责不清等问题。

三、如何开展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

( ) 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

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管理者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具体要求,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结合业务特点,提高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领。

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必须贯穿始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化工作流程,将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管理机制。

( ) 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开展绩效评价

首先,单位需成立由人事、财务、业务等关键人员组成的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要根据下年度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尽早组织预算编制。其次,制定科学的预算标准。按照不同的支出类型,测算预算定额,使各项预算有效量化,严格按照数据指标制定预算。最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评价体系要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要求,形成事前论证、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的全过程监督。

( ) 细化成本核算,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体现之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作为改革出重点,就是要将成本作为考核指标。这更要求成本核算做到细化,准确,而且进行全成本核算。运用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尽量压缩成本支出,建立“分类管理、分级核算”为导向的成本管控体系。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各使用部门;间接成本按不同的成本类型采用不同的比例科学合理地分配计入各部门;内部虚拟成本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在部门之间内部划转。事业单位及时分析成本费用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整治。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把成本核算和业务工作经费融合在一起,实现成本和预算的有机结合,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 ) 加强内控,防范风险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六个方面。这六个关键环节涉及风险点多,金额较大,所以更要加强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和再造,对岗位职责进行界定、明晰和细化,使内部管理制度更加科学精细、更加完整统一、更加高效便捷。第一,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第二,强化内控流程管理,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防止权力滥用。第三,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分离不相容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1e7093a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