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禀父书》,欢迎阅读!
译文: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这是儿子最后亲笔禀告给您的,这封信真的能到家的话,那么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死不足惜,只不过这次所做的事情,未曾禀告给您,确实是大过错,所以临死的时候特地把那些就死的原因,向您陈述一下。私下以为满洲入关以来,欺凌虐待我们汉人。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到了现在,外国入侵的祸患逼近,被人瓜分的祸患,已经就在眼前,满洲政府还不愿意真心改良政治,用来图取国家的强盛:只是用预备立宪的空名,炫耀迷惑国内外人士的视听,一定要把汉人的土地断送给外国人,然后才大快其心。因此一日不推翻满清政府,中国一天就不能免除危亡。
所以要保全国土,一定从驱逐满清政府开始,这本来就是人人所共知的。我立下这样的志向已经很久了,只因为时机未到,所以隐忍未发,从前和海内外的许多同志共谋起义,来推翻满清政府,拯救国家。祖国的存亡,在此一举。事情失败的话也不免于灭亡,四万万人都会死去,不只是我一个人。如果事情成功四万万人就会生存下去,我虽死犹荣,只因为您特别喜欢我,所以临死的时候不敢不向您禀报,只是希望您以国事为重,不要因为儿子的死伤心,那么我就感到很荣幸了。
男人生在世界上,不能建功立业使祖国强大起来,让同胞享受幸福,也是最大的乐事了。况且为国家而死。也是义所应当的。我现在已经二十六岁了,对于家庭应该有应尽的责任,只因为国家不能够保全,那么身家也不能保全,就是替身家考虑,也不能不在死中求生,我今天竭尽全力驱逐满清,尽力于国家的责任,也就是所说的保家卫国。
将来革命成功,我家里的人都是中华新国民,子孙万代也可以长久保证没有忧虑,那么我虽然死了也会在地下瞑目了,只是从今以后,一切家事都不能替您分忧,很抱歉。所幸还有涛兄以及许多孙子在,或许我能够在地下稍微安心了。只是请求您收到这封信后,一定不要过于伤心,有碍于您的身体,那么我的罪就更大了。希望您能谅解。
在这里附上给您的儿媳颖的一封信,等到她到汉口时当面交给她。并且请求得到信时就派人去日本接她回国。因为她一个人在日本,无人照料,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如果能够早点回国,来尽儿媳妇的责任,或许能够减轻儿子的不孝之罪。临死之时不能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只是祝福您善于保养身体,使我在地下得到安慰。您的孙子旭将来长大,希望您好好引导他的爱国精神,将来好为国报仇。临写信的时候禁不住极力祈祷。
一、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
方声洞(1886—1911),黄花岗烈士。福州市人。自1902年起,两度赴日留学,
先后在成城军校和千叶医科学校就读。1903年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1905年与兄方声涛,姐方君瑛,嫂曾醒、郑萌,妻王颖先后加入同盟会,任中国留学生总代表、同乡会议事部长。1911年,从日本密运军火入广州后,不顾劝阻,毅然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发动后,随黄兴攻入督署,寻张鸣岐不遇,遂驰攻督练公所,杀兵勇20余人,终因背部负伤、胸前中弹而死。此信是起义前夕给父母写的。
(二)课文分析
《禀父书》是一封生离死别的绝笔信,我们可以透过书信内容看到以方声洞
为代表的黄花岗烈士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置生死于度外,反抗暴政,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
书信中的方声洞是在嘱咐身后事,也是在向父亲说明自己因何要勇赴死地。他并不是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和家庭的温馨。“第此次之事,未尝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第一段)他要去的理由很充分:“故欲保存全国土地,必自驱满人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海内外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第二段)短短几句,铿锵有力,将生死之道阐述得如此决绝和清晰。随后方声洞抱着必死的信念,表述了对革命的忠诚,阐明了个人幸福与民族幸福的关系,“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第三段)并将个人私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儿刻已廿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以身家计,亦不能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第三段) 烈士面临为革命献身的关头,从内心汹涌着强烈的情感浪涛。作为革命的先驱,他深知无国便无家,无家便无孝的道理。但是,身为人子,他又时刻惦念着家人,尤其自己年迈的父亲,“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第四段)作者饱含激情,再次安慰父亲,“幸有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于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第四段)
方声洞为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烈士有了对父亲的挚爱,才忍心舍弃亲人而英勇赴义。没有对亲人真挚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家人笃深的情,也就无意衬托他舍命捐躯的高尚情操。“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轻不孝之罪。”(第五段)最后是对父亲的叮嘱,希望父亲将自己的儿子抚育成人,完成自己的未偿夙愿。“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为国报仇也。”(第五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1a51cd274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