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人对战乱与灾祸的婉辞》,欢迎阅读!
古人对战乱与灾祸的婉辞
中华民族自古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战乱、灾祸带来死亡和破坏,善良的人们厌恶它、惧怕它、诅咒它。加之古人的愚昧和迷信,认为语言与所代表的事物有某种必然联系,把表示战乱、灾祸的词语看成是战乱、灾祸本身。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忧郁感,并设法在语言活动中避凶就吉,用相关词语指代。古人对战乱与灾祸的婉辞主要有:
烽火 烽烟 烽燧 烽鼓 烽堠 “烽”是古时边防报警用的信号,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称“燧”。“堠”,烽火台。“鼓”,战鼓。均婉指战争、战乱。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席豫《送张说巡边》:“春冬见岩雪,朝夕候烽烟”。杜甫《伤春》:“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薛萝”。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清·高其倬《中秋风雨后看月》:“三吴烽堠静,弦管自年年”。
狼烟 烟埃 烟尘 烟烽 烟火 用狼粪燃烧,其烟直而聚,古代用以报警,均是战争、战乱的婉辞。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鸡塞谁生事,狼烟不暂停”。岑参《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诗:“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前蜀·杜光庭《贺稚川进白鹤表》:“荡疆场之烟烽,永归北极”。金·元好问《杂著》诗:“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
兵戈 干戈 兵马 刀兵 兵戎“兵戈”“干戈”“刀兵”“兵戎”泛指兵器,“兵马”,指士兵、军马。均婉指战争。《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诗:“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杜甫《出郭》诗:“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可将十五城与我为寿,免两国之刀兵”。王安石《河北民》诗:“汝生不及贞观年,斗粟数钱无兵戎”。
兵刀 兵革 兵甲 兵尘 “刀”,兵器。“革”,甲胄。“火”,烽火。“甲”,军备。“尘”,兵马经过所引起的烟尘,均婉指战乱。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汉皇软弱,惹起那五处兵刀”。杜甫《羌村》诗:“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明·高启《萧山吴越两山亭》诗:“迩来此地有兵甲,风暴颇似当年愁”。元·麻革《晚步张巩田间》诗:“兵尘河朔迷归路,惆怅平沙送西辉”。
甲兵 甲马 甲胄 金甲 “甲”,铠甲。“兵”,兵械。“马”,战马。“胄”,头盔。均婉指战争、战乱。杜甫《夜》诗:“甲兵年数久,赋敛夜深归”。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清·赵翼《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宋·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谓令公尚临于金甲,想可汗未厌于寰瀛”。
锋镞 锋镝 锋栝 锋钲 “锋”,刀刃。“镞”“镝”“栝”,都是古代的箭。“钲”,铜钲,古代行军时用以节止步伐。均婉指战乱。《后汉书·西羌传论》:“自脱于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1900483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