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纵横谈

2022-07-12 17:4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纵横谈》,欢迎阅读!
纵横谈,二十四节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十四节气纵横谈

作者:周贻谋

来源:《祝您健康》2007年第11

二十四个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是我们先人高度智慧的体现。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变化与农时季节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对古今农业生产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疾病防治乃至养生保健,也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影响,每年的四立两分、两至,就是古人十分注重疾病防治和讲究养生保健的节气。不仅我国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对节气很熟悉,而且在世界各国定居的众多华侨之中亦广为流传。那么,二十四节气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值得认真加以探讨。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有关节气内容的是先秦典籍《礼记》和《吕氏春秋》。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里,对节气就有文字基本相同的记载。诸如,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的头一个节气是立春;盂夏之月即农历四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秋;孟冬之月即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冬。又如,仲春之月即农历二月日夜分,实指春分;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实指惊蛰;季春之月即农历三月,时雨将降,实指谷雨。仲夏之月即农历五月,日长至,实指夏至;又说小暑至。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自露降。仲秋之月即农历八月,日夜分,实指秋分。季秋之月即农历九月,霜始降。仲冬之月即农历十一月,日短至,实指冬至。由此可以看出,《礼记》和《吕氏春秋》所提到的节气仅有10多个,说明先秦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夏历即农历正月为立春、惊蛰;二月为雨水、春分;三月为谷雨、清明;四月为立夏、小满;五月为芒种、夏至;六月为小暑、大暑;七月为立秋、处暑;八月为白露、秋分;九月为寒露、霜降;十月为立冬、小雪;十一月为大雪、冬至;十二月为小寒、大寒。由上可知,西汉时期的二十四节气,只有春3个月的节气顺序与今天不同,当时正月为立春、惊蛰,今则为立春、雨水;当时二月为雨水、春分,今则为惊蛰、春分;当时三月为谷雨、清明,今则为清明、谷雨,次序完全颠倒。其他9个月的节气顺序则与今天一致。

到了东汉时期,对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就表明,东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今天便完全一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15b7319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