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欢迎阅读!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社会保障系统健康发展
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处在较高水平,这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全以及标准水平不高有很大的关系,人们为了防患于未然就会增加预防性储蓄需求。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今天,预防性储蓄在进一步增加,这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投资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为储蓄率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现象不同,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率抑制了消费,而投资储蓄转化率又较低,变成了经济增长的绊脚石。因此,中国要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制覆盖范围和标准水平,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使经济全面平稳地发展。 目前,中国社保基金的来源主要是由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部分构成。但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就曾在公开场合指出,截止到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账面资金为2.5万亿元,但是实有资金为2703亿元,空账金额达2.2万亿元。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虽然有专家表示,与养老体制和生育政策不变相比,放开“单独二孩”生育可以在2040年-2050年间使中国的基本养老金缺口规模减小,但也只有微薄的4%,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由于中国社会保障起步较晚,再加上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时期的重叠,给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提高保障标准,扩大覆盖面积提出了挑战。 2.有利于人口结构优化 2.1人口性别结构优化
王广州等人通过运用随机微观人口仿真模型,估算出了未来未婚男性人口规模。从2010年开始,每五年为一个区间,测算出不同年份35岁-59岁未婚男性人口数量规模的上限、下限以及均值。虽然在2020年-2025年35岁-59岁未婚男性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中国35岁-59岁未婚男性人口数量规模的总体趋势是加大的,并且均值由2010年的1042.8万人会迅速增加到2050年的 2714.08万人,相当于2010年35岁-59岁未婚男性人口数量的2.7倍左右。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王广州等人做的这个未来中国未婚男性人口数量估算表是基于 2010年35岁-59岁未婚男性人口总数做的进一步推算。而 2010年时35岁-59岁的男性所对应的出生时间为1951年-1975年,也就是说,在当时并没有严格执行计划
生育政策,性别比失衡问题还没有显现的时候,中国未婚男性的人口规模就已经出现扩大的趋势,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以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118.06的性别比来推算,那么中国未来未婚男性的群体将会更加庞大。2007年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中指出,如果按照现在的性别比推算,到2020年20-45岁婚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会有一些男性由于同龄女性较少而找不到妻子。而事实证明,只有那些贫困的男性才会找不到妻子。这种现象会造成社会不平等、不公平的局面,也会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甚至会增加犯罪率。
2.2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国的老年抚养比高,社会及家庭的抚养负担重。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目标之一就是要逐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降低老年人口比例。南开大学人口研究所原新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问题会根据生育政策放宽的程度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生育政策越宽松,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的程度就越大。按照原新教授的推算,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2030 年将达到24.9%,在2050年将达到34.0%;而如果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那么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2030年将达到24.7%,在2050年将达到33.1%。也就是说,相比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将会推迟同一个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到达时间,让同一个人口老龄化水平晚到1-3年,使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再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它的人口结构轨迹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值在1975年降至7.5,在1992年进一步降至4.8,在1996年这个比值降到了最低。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值在2010年降至7.5,将在2021年进一步降至4.8。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对比发现,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与日本1990年的人口结构比较接近。众所周知,1990年日本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中国不想重蹈日本的覆辙,在人口问题上就要重视人口结构的优化,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也就是说要放宽现在的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增加未来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 3.并不一定导致失业率上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0f4a445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