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

2022-07-15 03:09: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欢迎阅读!
悲秋,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

——以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为例赏析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的这首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首经典作品,尤其是后面两句,更因不息的韵味被后人广为流传。

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点是“溪桥上”,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次句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这“半缕轻烟”没有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而是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前两句诗纯粹写景,但从诗人所选的落日、烟柳之景中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并非轻松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为引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了合适的环境氛围。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且字里含情。

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中呈现出来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风荷之中,带着自己心情落差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面对自身的惆怅和惨淡,眼下又是凄楚的秋色,难免让杜牧心生悲凉之感。国家和自己的不幸际遇,没有给杜牧一个热忱报国之门,却留给后世多篇怅惘凄美之作。这首《齐安郡中偶题》,就以“悲秋”为主题,留给后人无穷韵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0e9070a844769eae009ed4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