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传统美德

2023-02-05 17:0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十大传统美德》,欢迎阅读!
中国,美德,传统,十大
满遭损,谦受益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也就是“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的意思。

有一次,孔子游历到宋国。有个小孩用土块垒起了一个大圆圈,挡住路说:“这是一座‘城池’,你们过不去了。

孔子下车问道:“小朋友,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让路呢?”小孩说:“你是个大圣人,请问: 在路上遇到城廓时,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呢?

“当然是车让城啦。”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好。小孩子用手指着那堆土块说:“这是一座‘城池’你怎么才能过得去呢? 孔子环视四周,觉得这真是个难题:要绕道吗,路途太远,要从旁边经过吗,周围又是庄稼 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就对小孩说:“你能不能把‘城池’拆掉让我们过去呢?小孩生气地说:“你是个知书达礼的老师,最讲道理,怎么能拆城让车呢?”这下可把孔子急坏了,他坐立不安,显得十分尴尬。

小孩对孔子笑笑说:“你既然想不出过‘城’的方法,不如你叫我一声‘先生’,我既不拆 ‘城’,又能让你过去。

孔子立即走到小孩跟前,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先生”。小孩说:“这很简单。你在‘城门’外,在我在‘城门’内,我把‘城门’打开,你不就能过去了吗?

孔子心里明白了,既惭愧又佩服,伸出大拇指对小孩说:“我比不上你,你让我长知识了。”然后,按着小孩的指点,顺利地通过了“城门”

万世师表孔子请教小孩子的故事,说明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无所不晓的通才,所谓知识渊博,是指他在某一个领域获得了比他人多的知识,而在另外的领域也许他就是门外汉了。更何况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既要读有字的书,获得书本知识,还要读无字的书,从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

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它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


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很快被后人超过。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日益滋长,贪图享受不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最终被清军打败,辉煌功业付诸流水。

而著名的国画教授齐白石在北平教书的时候,一次,在课堂上,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张画稿,请齐白石帮忙教正。齐白石反复观摩之后,高兴地说:“你画得太好了,借我回去临一张吧。”等下个星期又来上课时,他拿了一张临摹的画,向学生征询意见:“你看我临得好不好?”接着又对那位学生说:“你的那张画画得太棒了,我要永远把它作样子,现在把我的这张和你的做个交换,行吗?”学生又高兴,又感动,把齐白石的画珍藏了起来。

当时,齐白石已年近七十了,又是堂堂的一名教授,还虚心地向学生请教,一个教授都能这样不耻下问,又何况是我们呢?

目前部分学生,当中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中小学生,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便骄傲自满,目无尊长,没有及时总结,也不虚心请教他人。

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经常受人夸奖,便渐生傲气,就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老者来拜访,给了苏东坡一本书,向他请教几个生字。苏东坡接过一看,谁知第一行就读不下去了,越往下看,生字就越多,他不由得脸红了。老者笑吟吟的走了。

于是,苏东坡重新写了一幅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苏东坡的事例让我们应该明白: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明智地看到自己与别人存在的差距,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虚心地向别人求教,使自己不断进步,取得成就。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不安现状,永远进取的基石,更是我们当代学生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是世界激烈竞争的年代,时代要求我们顽强奋击、勇于创造,这就更需要有虚心求教的学习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0cd2f9cdd88d0d233d46a2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