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解读》,欢迎阅读!
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解读
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解读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三大节之一,八月十五为满月,象征着团圆之意,所以八月十五又为“团圆节”。古人经常用“月”来寄托思乡之情。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也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古人信仰日月星辰,祭月也是重要的祭祀活动,关于中秋祭月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春(gong)宫》,书中记到古人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迎寒:“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此后皇家历代沿用中秋祭月之礼,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祭月的场所。
唐太宗时期出现“中秋节”一词,据《唐书·太宗记》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为中秋节的雏形,节日内容也日益丰富,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开始出现。
到北宋太宗年间,中秋节正式成为全民性的节日,渐渐成为民俗节日。节日内容也从单纯的祭月仪式发展为求福等世俗活动,如宋代金盈之著《新编醉翁谈·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人们希望通过祭月活动,可以让男的蟾宫折桂,女的貌美如花。
明清时期,中秋祭月仪式正式确立起来。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记载明朝北京的中秋风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
这段文字真实的记载了明代北京祭月的情景。中秋之夜,于院中摆上祭桌,案前设月神像,案上摆着月饼、莲花状瓜、酒等祭品,由家人女主人主祭,家人一起,面对月出方向而拜,拜毕,将月神纸焚毁,所供之物撤去,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分吃撤下的供品。
中秋节为赏月的`好时候,明张岱在《陶庵梦忆·虎邱中秋夜》中记载中秋赏月时写到:“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僮、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
兴,杂以歌唱。皆‘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字句,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清绵,与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中秋祭月时用的“绘有月像”的月光纸,是中秋祭月时常用的神像,又称为“月光祃”、“兔儿祃”、“兔爷祃”,是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据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纸中形象最初为道教形像,后慢慢变为佛教形象和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祭品中必备月饼,最早出现在唐代,本为祭月之物,后慢慢变为中秋节必吃的食物,象征团圆之意。据明刘若愚著《明宫史》中记载:“至(八月)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也有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祭月活动一直流行到民国时期,建国后渐渐消失。不过,近些年,传统节日重要被重视起来,中秋节也成了法定节假日,祭月活动也慢慢恢复起来。希望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播,中秋节不再只是吃月饼的节日,而是一个以家庭团圆为主的祭月活动,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07d46faad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