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合唱曲《送别》的指挥设计》,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唱曲《送别》的指挥设计
作者:陈培飞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4期
摘 要:合唱曲《送别》代表了民国时期我国合唱的开端发展,本文以《送别》为研究对象来阐述整首合唱曲的指挥设计。 关键词:合唱指挥 指挥法 送别 一、《送别》 作品简介
《送别》合唱曲,这里主要对填词者和合唱改编者做一个介绍。本首合唱是由李叔同填词,当代著名作曲家杨鸿年改编的曲目,李叔同(1880—1942),广东佛山人,是民国时期我国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我国早期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还是话剧的开拓者。而这首歌的曲调来自于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所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是一首类似于华彦钧那一类作曲家所写做的艺人歌曲,虽然后来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沈心工也写过,但还是没有敌得过李叔同。这是李叔同经历的送友离别的感受,也是他人生旅途中一次较为深刻的反省。其歌词描述的情景犹如落日充满彻骨的寒意,表明李叔同的心境多了几许忧愁。进一步而言,这首歌的歌词透露出一种浓浓的人生空幻感,似乎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某些暗示。 《送别》一曲正是当时由欧美流传到中国的曲调,由他填词而成。后由杨鸿年改编成合唱。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指挥家、教育家,在合唱指挥方面独树一帜,是中国指挥界的领军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物。他的指挥独特受观众的喜爱,曾有人说杨鸿年才是真正掌握合唱的秘密的大师。杨鸿年年的一生都献给了指挥事业,已经连续担任国际童声合唱及表演艺术协会的副主席,《送别》正是由他改编的混声四声部合唱。 二、 《送别》设计创作过程
《送别》是一首降E大调的合唱曲,4/4拍,《送别》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2]调式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乐曲演唱深情缓慢。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圆滑。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凄凉哀伤的场景。在本次设计时我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独唱、合唱、再现段落合唱等几个部分。
独唱部分(1-8)小节:是这首合唱歌曲的领唱部分,合唱开始前,指挥应快速调整好呼吸,做好指挥的准备,指挥基本站立的姿势为双脚站直,其中两只脚需要分前后,双眼目视合唱团员,肩膀放松自然下垂的状态即可,然后整条手臂也是松的,但是注意此松非彼松,在松弛中又要追求有弹性,手掌呈一个拱形的样子。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开始本曲的指挥了,还有需要将四拍子的指挥指挥手势拍点等搞清楚。首先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分布,其次四拍子的第一拍是强拍,起始拍预示动作之后,第一拍的画拍往下做垂直挥拍,反射拍向上弹起一半,再次第二拍为弱拍,挥拍的动作在第一拍强拍的里面,因为是弱拍,所以动作的幅度要做一个明显的缩小,反射性动作直接从里侧弹起,控制好自己的手腕,不能产生交错的行为。第三拍是四拍子的次强拍,指挥的动作双手由内向外挥拍,整个幅度向下倾斜,其反射動作顺着此动作自然弹起即可。第四拍为四拍子的弱拍,要在第三拍做反射还未回到原位的时候,向下方直接做第四拍的挥拍动作,其反射动作从里向上起来就完成整个四拍子的动作。四拍子的挥拍图示如下:
然后就可以开始作品的指挥了,领唱部分应当选用音色抒情的歌者来担当领唱,指挥的动作要与领唱者保持一致。
第二段合唱部分(9-24)小节:在前一段独唱完成的时候,指挥在指挥独唱衔接合唱的时候应该让两个段落之间的连接紧密,不能够断开,可用手上的指挥加上眼神的示意或者嘴上跟唱示意的方式告诉其他声部。这个段落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小问题就是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有一个高音声部加进来的伴唱,这个“啊”的伴唱仿佛声音从天外传来,明晰而又不抢主调的风头,后面歌词“知交半零落”后同样有这么一个问题,与前一句的指挥处理一样。
再现的合唱段落(25-最后):再现的这个合唱部分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将原本的四声部合唱变成了两个声部唱主旋律,上面两个声部伴唱,最后两个乐句歌词用“呜”结束全曲。这一段的改编显示出对离别的不舍,“呜”字就是属于抽泣声说明这一点,指挥在把握这部分的时候除了手上的动作把握到位,对于情感的把握更重要。指挥的时候先是属于比较激动的部分,手和肢体的配合要体现出这一点,因为要离别,所以得将离别的那般不舍体现得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漓尽致,最后还是很无奈,还是要分别,在手势上或者肢体上幅度都要减小,呈现出一种离别的落寞感。 三、总结
合唱曲《送别》具备了合唱指挥所需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将合唱指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还需要深入研究,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突破与创新,还需注重细节处理,才能真正运用到作品当中。 参考文献
[1] 张程刚.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4): [2] 祝仰东.合唱指挥艺术概论[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4):87. [3] 杨小丁.指挥学概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1):106.
8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03702a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