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欢迎阅读!
![组织设计,流水线](/static/wddqxz/img/rand/big_79.jpg)
一、单一对象流水线组织设计
1、 计算流水线节拍
r平均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F效
计划期投入量N投入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指制度工作时间扣除机器设备检修时间及工人休息时间后的余额;计划期产
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废品量。或者:
r平均
F制(1)(1)
N产
式中:
:流水线检修时间百分比; :计划废品率;
N出:计划期合格产品产量。
当计算出来的节拍很小,而且零件体积和重量也小,不便按件运送时,则可按批运送,此时,要计算节奏。
rn (n为运送批量) r(节奏)g
2、 计算设备(或工作地)数量及负荷系数(率)
si计
式中:
si计:第i道工序计算的设备(工作地)数;
ti r
ti: 第i道工序单件作业时间; r:流水线平均节拍。
各道工序实际采用的设备数:
t
Si实Si计i (:整数化,取大于或等于其值的最小整数)
r
各工序设备(工作地)负荷系数:
Ki
Si计Si实
流水线总的负荷率:
K总
SS
i计i实
一般,机器工作流水线的负荷系数不应低于0.75,以手工为主的装配流水线的负荷系数为0.85~0.90以上。
3、 工序同期化
(1) 工序同期化的概念
指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使流水线上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等于或倍数于节拍。这是组织流水线生产的必要条件。
(2) 工序同期化的步骤
第一阶段是在设计阶段的初步同期化 可采用措施:
① 工序的分解与合并; ② 强化工艺参数;
③ 采用高效率的设备等。此阶段允许工艺节拍偏离平均节拍10─20%范围,此偏差在最终同期化阶段消除。
第二阶段是生产现场的最终(精确)同期化 可采用措施:
① 进一步强化工艺要数;
② 通过改装机床,增加机床附件,采用多刀、高速切削等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 改进工装,减少更换刀具时间; ④ 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熟练程度等。
4、 流水线平面布置
(1) 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
在制品运输路线最短; 最有效利用生产面积;
便于工人操作,把人、机、物有机结合起来。 (2) 流水线平面布置形式
直线式、直角式、山字式、开口式、环形式、蛇形式等。
排列工作地时,又有单列式与双列式之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ff9e64f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