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中提升素养》,欢迎阅读!
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中提升素养
摘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诵读,而且要读出四感: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只有诵出古诗文中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中华文化,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承中华文明。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古诗;提高素养
小学教材中的古典诗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教师要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素养。 一、目标,有计划
学习古诗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三、让学生感悟诗文,诵读诗文
古诗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我想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让学生从小就沐浴在诗歌的阳光下,从小与诗歌结下不解的情缘。
在教学中,让孩子去读一首古诗,就要求他对古诗中的意思、意境有充分的理解,这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等到有一天学生心中有“万水千壑”,厚积薄发,自然也就“文思泉涌”了。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我只是让学生多方位地去感悟文本,至于感悟到什么程度,那可是因人而异了。即使是一知半解,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可喜可贺的。
“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灵性的学习空间。”是我在教学中一直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应该与学生同行,共同领略美景,搏击风浪。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优美的诗句成了教室里黑板报的醒目标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蕴涵着哲理的诗句频频出现在学生的赠言中,记录在学生课本
的扉页,以此去勉励自己。学生开始懂得古诗并不是只拿来背的,用起来会更加精彩。 课堂上让学生时时感受惊喜,享受成功,是我一直所努力的目标。利用校本资源,我让孩子当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飞流直下三千迟,疑是银河落九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景与诗被孩子们演绎得天衣无缝,让人不得不对孩子刮目相看。古诗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引领孩子学习诗歌,发现她的美,欣赏她的美,演绎她的美,丰富孩子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当追求的境界。
引导孩子正确诵读,用心诵读,教师可以避开传统的以理解诗意而理解诗意,而是创设情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注重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如我在教学《赠汪伦》时,学生对这首诗兴趣盎然,我就顺水推舟对学生说:“我发现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诗了,那就大声朗读吧!”学生于是摇头晃脑,琅琅上口。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对接读,以学定教,把握生字词的读音。接着问:“在朗读中,你明白了诗中写的是什么事吗?”在学生初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讲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听了故事,再去读读诗,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再去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中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最后一个环节,配乐诵读。“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学生纷纷随乐而诵,甚是沉浸。也许学生的感受还停留在“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层次,但我相信在小学的古诗教学中:朦朦胧胧才是真。 四、培养学生要读出古诗情感
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开头,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点,抓住它,就拉近与作者的距离,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带着新奇的语气,展开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很多学生在这个层次上难以突破。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
古诗文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才能把有行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也不知道这句为什么是名句。后来,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述一下,并标出颜色、线条。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感受到一种画面的美感。再读的时候,感情即刻充沛了很多,还带出了一点意境。学生要获得的这种审美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fe017d2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