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论文 茯苓

2022-12-06 16:04: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药用植物学论文 茯苓》,欢迎阅读!
植物学,茯苓,药用,论文


化学工程技术系 08工业分析与检测班



一、基本介绍

茯苓,系苗族民族医学主要用药之一,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二、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将茯苓生药用70%酒精冷浸,使用时将浸得液的酒精蒸发,加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选择健康兔按体重注射给药,慢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尿量有明显增加。

2.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茯苓聚糖本身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所含的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成为单纯的β-(1→3)葡萄糖聚糖(称为茯苓次聚糖)则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可达96.88%

茯苓多糖体在动物试验中呈现了强烈的抗肿瘤作用,把肉瘤180细胞接种在ICR/JCL小鼠皮下,24小时以后腹腔注射各种茯苓多糖体,5mg/kg剂量每日1次,连用10天,5周后处死小鼠,剖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茯苓聚糖未能呈现抗肿瘤作用,而茯苓多糖抑瘤率为95%;羧甲基茯苓多糖抑瘤率为73%;羟乙基茯苓多糖-1抑瘤率为9%;羟乙基茯苓多-2抑瘤率为61%;羟乙基茯苓多糖-3抑瘤率为99%;羟乙基茯苓多糖-4抑瘤率为100%



1




5.茯苓多糖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1.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3羟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注射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腹膜渗出细胞(PEC)的细胞毒性作用

5.2.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羟甲基茯苓多糖对PFCSPFC的增强作用以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能明显增强小鼠对BS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5.3.增加酸性非特异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

5.4.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茯苓多糖体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即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并因此而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督系统,这与其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6.1.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6.2含水溶性小分子多糖的茯苓水提液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23DPG水平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23DPG的耗竭;静脉给药小鼠整体23DPG水平显著上升。

6.3.茯苓水煎剂皮下注射给药和灌胃给药均可使小鼠血浆皮质酮明显升高。



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按5-10g/kg 腹腔注射,对预先给与咖啡因或未给与咖啡因的小鼠,均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更显著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麻醉时间延长。

8.其它作用

8.1.乙醇提取物有使兔血糖先升高后下降的作用。

8.2.茯苓的水,乙醇及乙醚提取物对离体蛙心都有增强心脏收缩以及加速心率的作用。

8.3. 茯苓体内外均明显抑制MAO-B活性。

8.4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腹腔注射、12天,可对抗60Co r 射线对小鼠末稍白细胞的抑制作用,使肝匀浆细胞色素P450含量减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f6a9e5d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