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经验与学人掌故——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

2023-02-17 15:29: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治学经验与学人掌故——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欢迎阅读!
掌故,读后,治学,学人,经验
治学经验与学人掌故——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

这其实是我第二次读何炳棣的回忆录。第一次读的时候大概是在硕士期间,在图书馆的书架上随意翻到的,只是当时并不晓得何炳棣的地位与成就,对其人其事也一无所知,所以简单翻阅过后,并未留下多少印象。此番再看,纯粹是平时的爱好使然,因为不管回忆录式的自传还是优质的传记作品,往往能给从中窥见不少别人的故事。尤其是,在历史长河之中,能留下自传或由别人专门写传记之人,往往是某一领域成就突出之人,从别人的故事里,则可以见人性甚至见众生。借着这么一段难得的休息时间,再次翻看了何炳棣的学术回忆录,不仅从中学到不少高手的治学经验,而且知道了不少学人掌故。

在父亲的督促和教诲下,何炳棣早早就定下了留洋读博士的志向,并且一路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先后就读于名校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的一生可谓顺风顺水,心愿得偿。在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何炳棣有意记录自己一路求学的经历,志在为后来者了解和研究教育史提供个人素材。从他的求学经历之中,我们也得以窥见一流大学的一流之处。

治学,尤其是研究文史,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何炳棣追忆,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在图书资料方面非常用心,极为注重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做到及时更新。谈到当时清华图书馆的服务和效率,何炳棣说:“西方新书出版不到一年往往已经清华编目,或立即作为指定参考,或已经放在书库钢架上了。”(页95)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当年的清华为何是一流大学。反观今日,则不免怅然:按说今日信息流动速度更快,大学的经费也更为充足,但就我所见所知,图书资料的更新速度却并不如意。接触过的一些海归博士,都纷纷吐槽国内高校图书资料的匮乏和滞后。在我所从事的宪法学领域,王世杰、钱端升于民国期间合著的《比较宪法》是公认的经典。该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资料上的完备是一大闪光点。林来梵曾感叹,在那个年代研究宪法,作者都能做到广泛援引和评价当时最新出版的各国相关学说,为何现在宪法研究者反而做不到。这说明,至少当时国内一流大学的


一流学者对前沿动态的掌握远超今日。今日为何比不上往昔,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导向下,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

老清华和西南联大之所以是一流大学,除了图书资料的及时外,还与当时教师们的眼光有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在眼下已经是挡不住的趋势,但无论课程设计还是专业训练却仍延续老套路,固守所谓专业的一亩三分地,并未做到多少真正的学科融合。而据何炳棣的回忆,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老师们已经提出并做到历史学与社会学并重,鼓励学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历史。何炳棣的受教育经历也是在这种多学科融合的思路下进行的,他读的是英国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的领域则集中在中国史,前者的训练大大有益于其后者的推进。以何炳棣研究的人口问题为例,他之所以能新见迭出,与运用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思路密切相关。

在求学和研究过程中,多为前辈对他的指点也值得我们借鉴。老师潘光旦曾告诉何炳棣,衡量英语是否够好的标准之一是能否做到写作带着“三分随意”。实际上,不止英文写作,很多能力是否过硬都要看操刀者能否从容应对,也就是带着“三分随意”。这一点可以看作是自我评估的一项标准。名家费正清曾告诉何炳棣,求知不妨广博,而自己研究则要专精;一流的题目做到八分,远胜过二流的题目做到九分。这些经验谈都是内行高手的心得,有心人不妨一试。

上文提到的钱端升,五年在哈佛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任教于清华大学。在何炳棣出国前,钱端升曾对他说:你们年轻一代出国前的基础比我们好,出去之后潜心钻研,不要想着当官,假以时日必定要超过我们。以当时钱端升的地位,能对后辈坦诚自己的不足,并鼓励后辈超越自己,这一点深深地烙印在何炳棣心中。他从中感悟到:“事后我越回味钱先生的话,越感到他治学为人之可敬:因为只有真正具有安全感的人才敢讲出自己之不足,才有胸襟容纳、欣赏成就已或行将超过自己的人。”(页173

同样让何炳棣有此感受的,还有胡适的一番话。何炳棣曾多次对胡适提起,当时的史学重镇中研院史语所忽略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但都被胡适搪塞过去。晚年胡适向何炳棣坦白说,之所以对何炳棣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f5e6b44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