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大学教育》,欢迎阅读!
浅谈中国大学教育
摘要:
现代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之一,在中国的特定时期内还属于应试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大学教育的历史、目的、意义、现状和盲区,简要分析中国大学教育形势,并相应提出自己的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目的;现状;误区;意义;改进
正文:
一、中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及背景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大学校徽(中国)(18张)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庭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新学制将学校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等几个等级,“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属高等教育;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中国的现代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日本的学校成为当时官办高等学堂最主要的借鉴对象。 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的萌芽,成立于1895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延续至今。民国以后“大学”则成为正式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民国的道路,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华人地区主要的借鉴指针。截止到现在,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607所,其中本科学校645所,高职高专962所。
二、中国大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中国大学教育的目的: 1)、对自我的认识。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专业知识,掌握了多少
技术,更重要在于使学生学会认识自我; 2)、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社会一分子,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更应关注他人,关注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大学是知识经济之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目的就是对知识的探索与传播; 4)、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通过大学教育意在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形成环境道德观,养成关心与爱护环境的素养。 2、中国大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最独特的功能在于,通过教育和辅导,开启年轻人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广纳新知,恩维活跃,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
大学教育最独特的能力,合他们能够广纳新知,思维活跃,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而对年轻人而言,大学教育实现了从一个自我的转变。 尽管现在的大学教育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能完全否定大学教育的意义,在某种角度而言,大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个人力量的投资。年轻人从这种投资中要获取一种知识创造的力量。这种力量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坚定的意志力。判断大学教育是否有其必要性的重要标准,就在于是否获得了这种力量,或者说是否获得了这种能力。
三、大学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大学教育水平是社会发展所达到文明程度的标志。一方面大学教育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的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决定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另方面,大学教育对社会具有反作用。首先,大学教育通过高科技成果推广和学术交流,向社会传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促进社会发展。其次,大学教育对社会反作用是培养人;通过大学毕业生在社会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去影响社会,从而达到大学教育引导社会文明发展的目的。
四、中国大学教育的误区
1、关注集体多,关注个体少;关心共性多,关心个性少;统一要求多因材施教少。 2、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理论讲解、文化知识的灌输,而远离现实生活。
3、重知识、理论的传授,轻社会实践;重权威学说,轻批判反思;重封闭、保守,轻冒险、创新。
五、针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建议
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关注个人,多样发展;建立新型的大学教育制度。
2、与时俱进,尽快建立新的大学德育体系;转变传统,采用新的大学德育方法;贴近实际,建立多元化的大学德育目标。
3、真正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的反思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eee15bf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