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

2022-12-16 03:2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通识课》,欢迎阅读!
通识课
通识教育」一词在国内大学校园普遍出现,还是晚近的事情。谈到「通识教育」的缘起,不能不提到早期的「共同必修科目」(简称必修科)教学1958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共同必修科目」主要以国文、英文、历史、国父思想等课程为主。19848月我国各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制度后,各大学院校陆续实施通识教育。如果勉强类比的话,行之多年的「共同科」教学似乎可以算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前身,然而两者实有偌大差异,「共同科」教学时期,因政治境、师资、教材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在予人「共同科」教学为洗脑、填鸭、混学分的不良印象,而这种负面评价也成为今日通识教育向前迈进的一大阻力。经过一、二十年的摸索、实践与改善后,当前在大学校园内对于什么是「通识教育已有较一致的看法,然而对甫入大学的新生同学和社会大众而言,则仍是不甚清楚的概念。 贰、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应是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通识思维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易言之,通识思维能力应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像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的综合能力的养成,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可以想见,而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通识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在于赓续中等教育教学基础─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另一方面则是持续强化高等院校学生未来进入社会能独立自主、卓然自立的预备教育。为此,通识教育的内涵可由以下几个角度来叙述:

一、基础教育通识教育乃高等院校同学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前的养成教育可说是种广义的基础教育其中如语文课程学科入门课程等更是了解不同文化与不同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教育

二、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意谓完整人格的教育其用意在避免学生因过度接受科技等专业训练,而导致人格发展的偏颇。 三、终身学习教育:通识教育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一环,也应是学生离开大学校园后持续学习与成长的根本教育 总而言之,通识教育不应是什么都学一点的普通常识教育,而应是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与生活结合、如何将各种知识会通、贯通的教育 参、通识教育的内容

伴随大学自主化、校园民主化、教学多元化等思潮的冲击,刚从「共同科」教学解放的通识教育课程可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甚至如「插花艺术」、「宠物饲养」、「宝石鉴定」等课程都被划入通识教育课程。至今,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已有较清楚的轮廓,例如以下这些主题便是常被提到的内容: 一、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史哲艺等课程

二、社会科学教育─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课程 三、自然科学教育─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课程 四、管理科学教育─包括信息科技课程 五、生命教育─包括死亡学、生命科学课程 六、两性教育─包括婚姻与家庭、两性平权等课程 七、环境教育─包括生态保育、环境保护等课程 八、公民资质教育─包括法治教育、人权教育等。

这些课程除了按领域性质规划外,多学科、多领域合开的课程,也逐渐成为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特色。经由不同学科的集成、对话,更有助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 肆、对通识教育的误解

部分社会大众(包括学生家长)沿袭以往「共同科」教学时期的观念,误以为通识教育是浪费时间、学不到知识的教育其实这是对通识教育的误解。细言之,这些误解有几点: 一、误以为通识教育为凑营养学分的教育 二、误以为通识教育为侵占专业教育学分的教育 三、误以为通识教育为大学聊备一格的教育

殊不知通识教育关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也关系学生气质与校园文化提升;更关系国家社会理性、成熟公民的培养。 伍、结论


二十一世纪为「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全球化」与「科技化」的世纪;这是重视知识与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全球竞争与并存、高度科技发展与人性伦理对立失调的时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将更见其重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e78ede9102de2bd9605885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