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群文化下网络表情符号的功能衍变》,欢迎阅读!
社群文化下网络表情符号的功能衍变
摘要:随着网络公共领域网民的参与频率加快,参与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有意或者无意的群体性事件爆发,社群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主导力,网络表情符号成为了当下社群文化组织成员抒发情感、体现身份认同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也正是由于社群的不断壮大,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效果及其功能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演变。本文通过在社群文化的背景下探析,网络表情符号娱乐功能仍然占很大比重,社群文化引发群体事件后,衍生出以往所不具有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社群文化;网络表情符号;社会功能;
互联网搭建的社会空间下,一种截然不同与传统社群、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人际交往组织形成,我们将之称为“网络社群”。虚拟形式的社群组织脱离了时空的约束,将拥有共同爱好和需求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网络社群作为一种有效实现信息分享、充分聚集信息、满足群体成员的情感需求的互联网服务,已然成为了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社群和社群之间拥有不同的社群文化,但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形成自己的群体结构和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之间有一致的行为规范和持续的互动、成员之间还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
社群文化同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息息相关,主要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群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提供给群体成员软件操作环境,保障了社群成员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网络表情符号作为非语言传播符号的一种,成为了虚拟社群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情意的一部分,既符合社交媒体的互动性特点,又符合人际交往对于当下语境多样化的表达要求。网络表情符号因其独特的功能和传播效果在社群交流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社群文化同样促进了网络表情符号功能的衍变发展。
一、社群文化下网络表情符号的起始功能 1.增强社群间交流效果的功能
大多数的社群都以网络为据点组织社会成员,在他们共同构建的群平台中由于成员相对较多,任何一个群体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一般来说,群体信息的流量大,尤其一些以娱乐为主的网络社群,单一的文字形式不容易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网络社群也多以年轻人为主,这类群体成员享受于网络表情符号的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群体中他们常常具有“跳跃性”思维,话题转变快,以网络表情符号辅助于对话中,起到一定的缓冲、过渡,甚至烘托气氛的作用,有利于网络社群中群体成员相互交流互动,构建全新的交流模式。 2.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功能
据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占网民总数最大比例的的年轻人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居于不同的网络社群中,在交流中更加偏爱于使用网络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品味和个性,缩短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尤其是现在各式各样的表情包,搭配最近的流行语,在网络社群中广泛使用,通过网络表情符号,个人和群体一体化,与有着共同关注点的其他成员交流信息也更加娱乐化、便捷化。 3.加强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的功能
传统社群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甚至会区分出不同层级的社群组织,每一个群体都会存在“意见领袖”,由于其广博的知识,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媒的接触频次高,经常会为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和意见,
但有时候成员的部分意见就不能随意的表达出来,个性受到群体层级的压制。而网络虚拟社群的成立、生存、发展就会相对宽松,没有严明的等级区分。大部分的网络社群在形式上都以兴趣爱好为纽带,可以自由出入,从内在看,又同时具有心理归属感、组织规范和行为契约,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和发展为社群内的成员交流创建了亲切活泼的语境,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把社群建构成自我身份认同的绝佳场域,大多数年轻人为主的社群成员都会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
二.社群文化下网络表情符号社会功能的衍生 1.对外传播功能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看,视觉表征功能和视觉修辞功能是网络表情符号的主要功能。 从语用的角度看,网络表情符号具有补充语境、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对于网络表情符号功能的分类主要从网络表情符号本身的特性着手。但是,在社群文化下,网络表情符号的社会功能逐渐显现出来,甚至发展成对外传播的信息载体。
最显著的一个例子是,2016年1月20日,百度的李毅吧吧主之一“英三嘉哥”发布帖子组织网民大军攻占facebook上的三立新闻、苹果日报等媒体,表情包大战拉开帷幕。这是第一次网民开展的有组织有纪律的表情包活动,旨在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在很多中西方的年轻一代心中,对国家形象的一些文化符号的表象存在误读。国家形象不是国家自生的,是由国家间的互动过程建构的。这次贴吧引发的表情包大战,正是由于它自身所具有亲近性、娱乐性、快捷性等特点,加上网民对于社群文化的群体规范和群体意识的认同,使得网络表情符号在此次群体性事件中上升到维护祖国统一、增进两岸友好关系的高度,衍生出对外传播新的功能。
2.文化意识形态的碰撞
从全球社交网络的交流情况来看,网络表情符号越来越受到年轻网民的青睐,是新时代网络社交的主流语言,使用这种趣味性的表情符号,无形中可以引起使用者双方产生高度的重视和兴趣,加大自体本身的参与程度。 在此次表情包大战中,以文配图的幽默方式自发爱国,引发了更多人的兴趣和加入,借此时机建立了很多以两岸青年交流为主的小组,此时的网络表情符号具有了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促使两岸青年文化意识形态的碰撞。 结语
研究者认为人的脸能够做大约25万种表情,无时无刻传递着各种信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民在虚拟社群中的交流往往涉及的信息多,内容丰富,群体成员的沟通仅靠语言会显得很单调,而网络表情符号打破了这种交流的局限性。社群文化带来了无差别话语权的大环境,用户之间的地位、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都是平等的关系,网络表情符号在社群的交流互动中发挥着其基本的功能,加强了人际和群体间的交流,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合在一起,调节和控制个人行为,其社会功能显现出来,同时,社群文化也不断推进网络表情符号快速发展和多样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申小蓉,贺小培,杨菁. 互联网虚拟社群组织文化认同研究——以“保研论坛”为例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
[2]李明文,李梦蓉.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表情功能分析[J]. 新闻知识,2014,04.
[3]杜友君,杨赫. 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的特性与传播效果[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5.
作者简介:
闫芮(1992.7.31---):女:24岁,汉族,籍贯宁夏,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da6eeab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