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022-12-24 05:35: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德育教育,作用,课程,小学,旅行
研学旅行课程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笔者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研学旅行课程为基点,从课程顶层设计,研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特点,在研学中融合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研学旅行课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研学旅行;德育教育;融合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以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校外机构应与学校的通力协作,以达学校教育目标,这是尤为重要的。近两年,笔者注重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并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一点经验 一、更新观念,做好顶层设计

《指南》中提出,组织研学旅行时,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因此,我们课题组利用《主题项目式学习STEAM教育共同体研究》的课题推进契机,结合实际,开发了研学校本课程《童行天下》和《童观飞羽》,组建了课题成员组,结合学校大队部和综合实践科组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活动模式。 二、研学旅行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发展,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环节。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开展研学旅行,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开拓学生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劳动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对学生的可持续教育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科学

研学实践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课程和线路都要具有科学性。研学课程开发和线路设计要充分体现特色化,注重科学性、实践性、时效性、教育性。研学旅行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中、适应能力、问题解决等方面所形成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行为表现。

如,在研学旅行中,如果将劳动体验作为研学主题,根据高明对川茶场线路特有的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劳动体验课程,体验茶农采茶、炒茶工艺,通过工具进行检测茶场水质情况、空气情况等,进行科学探究。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技能,也端正了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渗透劳动最光荣的道德情操。 3.实效性

对于研学目的地的选取,学校需要考虑选点的文化性,也就是该地的教育义、传统文化科学研究的要求。一般的旅游,只是走马观花,而研学活动是带领学生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德育教育为核心,充分突显研学旅行的实效性。例如,参观云南白族民居这种具有浓厚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旧址,昆明动物博物馆、昆明植物园等。在此类研学目的地中,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我国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大自然的演变过程,生命的生生不息,从中学习德育文化。研学最具有实效性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现实生活中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养成


良好的道德习惯。 4.渗浸式

研学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研学具有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研学见证学生成长,学生更乐于学习,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对于小学德育课程,能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只是书面上的教育相当于纸上谈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事皆有启发、处处皆有学问,研学这种渗浸式的实践课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培养了开放性思维,同时也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5.融合性

研学和一般的旅游不一样,研学注重研究学习,带着问题走出户外。在研学活动中,不仅涉及了德育、历史人文科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学生通过研学旅行,运用各学科知识完成课题。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合,才能完成研学的课题报告

三、德育教育在研学中作用 1.在行为教育的作用

通过研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道德观的认知,与社会和自然接触中,培养学生自强自立、互爱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研学活动虽然是以问题研究为核心,但在活动过程里,难免和同伴发生不和谐的时候,这也是非常好的教育时机,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研学的实践性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相同,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3]研学旅行的特色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道德文化氛围,认识与学校不一样的道德教育环境。在实践经历过程,懂得辨别是非,坚定正确的道德信念。

2.在环境教育的作用

研学,就是引导学生走出去”——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校外的教育环境与校内的有着差异。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环境,社会环境里呈现真实的道德教育环境,学生在这环境中体验特殊的道德文化氛围。是对教科书上道德知识的突破。而在研学旅行的特定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当地的人文,还能了解当地人的道德行为与现象。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需要合理的选择,不管是省内还是省外的路线,根据研学目的地来安排研学课题内容以及路线安排,从而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当然得考虑域情、校情、生情,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独特的环境文化,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培养道德情感。

例如,广东有名的红旗渠罗定长岗坡渡槽博物馆,里面有丰富的红色教育源。当初为了解决生江、素龙、附城、双东等四个镇(区)8.14万亩的农业灌溉用水和罗城、生江、素龙、附城、双东、围底、华石、苹塘等八个镇(区)约54万人生产、生活用水而建成这个工程。去年将长岗坡渡槽打造成党员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罗定修建渡槽前后一亩水稻产量相差400多斤,也告别了旱涝灾害频繁的日子。关键的是学生在观察这座渡槽时,知道30多年,时光荏苒,尽管沙石、水泥构筑的槽体日夜经受水流的冲刷,但渡槽没有经过一次大修,也一直在正常发挥它的功效。这个宏伟建筑桥墩密密实实,依旧岿然不动。当时虽然是土法上


路,但讲求科学态度,对工程质量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习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同时学习桥梁的建筑技巧以及隐含的科学原理。

综合上述,研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实践性、真实性等特点,增强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懂得对大自然、社会形成责任感。因此,德教育与研学活动课程有机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核心素养: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N].中国教育.2016

[2]张明悦.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现代德育理念的建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59

[3]吴支奎,杨洁.研学旅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4):127

[4]王军海, 任国友. 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风险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 35(02):91-9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c84eb0e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e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