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认识论

2024-04-08 10:14:4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认识论》,欢迎阅读!
认识论,古诗词,谚语,俗语,哲理
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

(二)认识论

1、盲人骑瞎马。 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又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即是这个道理。

2、熟能生巧。 是说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必须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3、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比喻感性材料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方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人们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隔、表里未辨,所以,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过程,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又如,“多想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同属此义。

4、邯郸学步。 比喻不动脑筋,一味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是说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就必须掌握推理的思维方法。因为,只有学会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6、活到老,经不了。 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停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实践、改造的实践科学实验而获得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励自身不断地追求知识,扩展视野,深化认识。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又如,“吃一暂,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然后知不足”等,同属此理。

9、学以至用。 是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所以,那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10、事实胜于雄辩。 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如,“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同属此理。

1


11、众人是圣人。 是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那种认为“英雄造世事”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是说这个道理。

12、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也是各种艺术动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动活泼的素材,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1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14、失群孤雁终难行。 比喻个人的实践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否则,将一事无成。

15、苦尽甘来。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又如,蒲松龄落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属此理。

5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6.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17.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8.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人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不能总以旧眼光看人。 19.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1)唯物主义知行观。①荀子的知行观: 以行为出发点,并以行为最后归宿,把行看做是比知更为重要: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②王夫之的知行观: 也者,固以行为功者;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③孙中山特别重视知与行的关系,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这已接触到知与行的唯物论与辩证法。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唯心主义知行观。孔子的生而知之论和孟子的良知良能不学而能论,表现出把认识看作是脱离经验、脱离实践的先验论倾向,是一种割裂知行辩证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其错误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c3d0424aaea998fcc220e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