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欢迎阅读!
浅析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
作者:蔡传南
来源:《新经济》 2014年第23期
蔡传南
摘要:过去我们常常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合并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但是实际上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无论从性质还是具体职能上来说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本文只针对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与决算问题进行相关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预算决算
事业单位是具有国家性质并由国家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社会机构,虽然我们平时经常把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但是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公务人员。但是由于事业单位是国家行政部门设置的,所以事业单位的相关项目活动经费、工作人员薪资以及其他工作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国家的帮助与扶持。事业单位由于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其开展工作的宗旨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自主经营虽然也存在于许多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当中,却仍然不是主要经济和收入来源。但由于事业单位也会参与部分社会竞争当中,而国家财政扶持也不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关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与决算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的预算与决算管理工作如果不能得到质量与水平上的切实提升,不仅影响到本单位的长远发展,更是会对国家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一、事业单位预算与决算定义阐释
(一)预算。所谓财务预算,也就是一种预先的估算,是事业单位在从事各种生产经营以及经济活动之前进行的一种具体实施前的预先估算行为。预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分析具体项目切实开展之后的所需成本以及可能获得的潜在经济收益。之所以要进行所需成本的预先估算是因为不管我们进行什么样的经济活动,都会因为动用了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产生一部分经济支出,而这些支出也就是我们说的成本。而通过成本支出而让我们获得的经济收益就是活动项目开展的预期或潜在收益。想要切实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以单位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指导,对每一个生产活动周期的经济收入、成本支出等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预估。其次是要将这些预算结果通过送批的方式得到上级领导以及相关部
门的认可与批准,最后再根据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以及奖罚措施推行。
(二)决算。事业单位的决算工作是在年度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开展决算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本年度本单位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总结与讨论,决算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预算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将花了多少钱与预计花多少钱两个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得出最终结果。决算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向上级部门以及相关领导提交决算报告进行审批,然后根据具体执行结果来开展以下的奖惩工作。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相对于行政单位以及其他一般性企业来说,具有许多固有的特点。我们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以及决算工作的前提就是要真正了解与认识到这种特点,如此一来,才能有的放矢的更好的开展工作。
首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具有多样化的经费来源,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不同于行政单位的一切资金靠国家,根据我国近年来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活动经费的来源上面已经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中非财政扶持性经费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因此为了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就必须重视多样化的经费来源及管理问题。
其次,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也具有多样化特点。许多事业单位由于不能享受全额的国家财政经费扶持,因此许多事业单位都通过发展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单位活动经费数额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单位的合理创收。因此对于事业单位也就比行政单位多了许多会计核算方面的内容,比如成本核算、经营活动收支核算等,开展良好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在实现经济收益扩大化的同时更好的发挥社会公共服务价值。
三、事业单位预决算工作的内容阐释
(一)预决算。首先,预决算工作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目的是根据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现状,通过开展有序的预决算工作,制定单位的年度财务收入与支出总体计划,以便帮助单位寻求单位更快更好的长远发展途径。其次,事业单位的财务预决算工作包含了财务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两个方面。在具体预决算工作进行当中,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施行的核定收支、定向补助、定额补助以及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具体规定进行科学有效的预决算编制工作,促使单位更好的发展。在国家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补助的相关规定中,会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计划、具体经济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和综合把握,最终确定补助的实际数额,个别事业单位也会面临不会得到国家补助的情况。最后,事业单位在预决算编制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收入与支出平衡以及不进行赤字预决算编制的原则。事业单位根据下期的年度事业计划,在经过严格考证与核查之后向主管部门提出合理的预算建议数字,再经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切实核定,在预决算控制数下达之后事业单位根据这一控制数进行预决算的具体编制工作,然后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汇总与审批,最后落实到事业单位的具体部门当中开始遵照执行。这一过程也被称为“两上两下”,一般情况下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补助一般不予调整,但是当事业单位的总体发展计划出现较大变动或者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对于事业单位的预决算执行产生巨大影响之时,事业单位可以申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进行预决算的相应调整,对于非财政补助收入的资金需要进行预决算调整的时候,事业单位可自行进行合理调整并向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进行报备。收入预决算发生调整之后,支出预决算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二)发挥各级政府的主要作用。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单纯的靠改变经济发展形态就能达成的,它是一个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联合社会各地区、各部门、各个行业领域的一项十分系统的庞大工程。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利益、协调、操作等各方面的问题与矛盾。
此外,要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形态,推行新现代化的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必须加大对经济形态改革的投入。要扶持一些新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研项目,政府要有意识地投资兴建或改造一批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效益的科研组织,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姚锡长,李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及其价值[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何伦志,高懿德.从新疆的资源、环境特点看新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江苏南京市2100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c144a25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