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字用法

2022-04-02 06:03:3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之字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用法
文言文中""的用法

一、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 作代词

1. 代人.<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可译作[".代老妪. 2. 代物.<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土地".

3. 代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 指示代词.<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可译作[.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译作[那样". . 作助词

1. 定语的标志.<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 补语的标志.<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补语[".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有什么满足的(可能)?"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字前是中心语.["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用在主谓词组之.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接在动词["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


".[介之推".[宫之奇".

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 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作动词. 1.做代词: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1.做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做动词 1)做、成为

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 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 遥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f23d72763231126edb11b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