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个太阳教案》,欢迎阅读!
三个太阳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2.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协作能力。
教材分析
《三个太阳》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在南极的所见所闻,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事情。本单元是新闻单元,本课是一篇通讯,着重写人记事,与记叙文联系比较紧密,叙事性强,选材典型,语言生动,同学们容易把握情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通讯的特点,对新闻题材的学习起到了过渡作用。也适合与口语交际训练相结合。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想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实践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激发兴趣法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的学习;问题导引法帮助同学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从而进一步挖掘主题思想——南极精神;实践法采用现场采访的形式,把课堂教给学生,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指导归纳法使学生明确南极精神的内涵,并了解通讯这种文体的特点。
2.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及时性。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不能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熟悉、主题的挖掘、写作特点的归纳,完成对通讯这种文体的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4.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合作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并进行现场采访。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生交流网上“考察”南极的收获。交流话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2.展示南极的照片,激趣导入,让我们共同走进南极的《三个太阳》。 二、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提示重点:
亘 古 步履蹒跚 踮着脚 呕心沥血 作风凌厉 吞 噬 翩 跹 玛 瑙 紧 蹙 真 谛 粗 犷 舷 窗 俯 瞰
2.用心阅读,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明确: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做画立传的经过。 二、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哪些“南极人”,你认为这些人具有什么精神品质? 2.南极环境如此恶劣,但这些人表现却如此优秀。能不能归纳出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 3.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南极精神”的内涵吗? 点拨:(板书)为国争光,吃苦耐劳,团结拼搏,豪迈乐观。 三、现场采访:
女画家在南极生活了两个月回国了,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她,那么你该设计那些问题?作为女画家你又该怎样回答呢?
(1)设计问题及答案
(2)活动过程:一同学扮演记者,一同学扮演女画家。 例如:
1.提问:南极到底是一块怎样的土地?为什么说是属于男子汉的领地? 明确:“亘古的荒原”“雪原”(朗读有关内容)
①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 ②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 ③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 ④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⑤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⑥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 2.提问:您去南极,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明确:困难:申请名额(编外);自费;性别差异;专业不对口;环境恶劣。 3.提问:在南极,哪些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确:将文章内容适当转述。原文如:
①“听说码头需要人,好些人都去了,她也跟去。奋战了11个小时……”
②“她从床上跳下,猛地扑向门外……她觉得如同经历了一场战争,内衣被汗水湿透,而外衣却得像坚硬的铠甲……”
③“脸晒黑了,……手冻了,手背上布满了许多血口子……” 4.提问:到南极体验生活,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明确:①终于欣赏到了南极这个雪的世界的奇异风光,这为画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②在和南极考察队员的共同生活中,看到了这些“南极人”身上闪光的品质,体会到了“南极精神”。
5.提问:您认为“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南极精神——就是我考察队员在南极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朝气蓬勃、不怕艰险、不怕牺牲、团结拼搏、豪迈乐观、为国争光的精神。 四、七嘴八舌:
女画家的壁画上,花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对这三个太阳的含义,可以有许多理解。发挥你的想象,并向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三个太阳,可能一个是自然界的太阳,一个象征今天的南极人,一个象征老一辈知识分子。中国两代科学工作者的奋斗精神照耀南极。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能围绕“南极”“南极人”“南极精神”说,言之有理即可
五、通讯知识我知道
1.通讯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你认为本文属于哪种?写人也离不开写事,本文写了“南极人”的哪些事?女画家在南极途中的见闻和经历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了这些事来写呢?
明确:围绕中心选材,事例典型。(通讯特点一) 2.以课文第8段的第2句为例,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提问:这里描写南极雪原壮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好在哪里?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一二例。
明确:语言生动,能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通讯特点二) 3.本文是作者采访第3次南极考察队的女画家陈雅丹的真人真事。采访于1987.1,发表于1987.4。
明确:内容真实,报道及时。(通讯特点三) 六、作业:
1.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女画家在南极参加建设、抢险、画画的事迹。 2.学生抄写并积累自己喜欢或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
板书设计
三个太阳 黄传会
南极
女画家亲身感受 南极人 三个太阳
南极精神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南极精神”的内涵,理解“三个太阳”的含义。
2.学习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3.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通讯的写作特点,并能结合生活进行写作尝试。
教材分析
这篇通讯记叙了一位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战胜了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本文的语言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如何让学生把握本文语言的特色是本文的重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太阳”的含义和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胆识和气概是本文的难点。教学时应巧引导,化难为易,巧妙地突破这些重难点。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文字不深,可读性较强,可以采用“读书释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点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进而体会语言的准确和凝练,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和感人,最终达到了解通讯特点的目的。另外,教学媒体的运用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对于南极并不熟悉,对于南极的各方面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本节课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如学生初读时可以借助媒体介绍南极风光或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图片或录相,那学生读的兴趣会更浓。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97ee203b3567ec112d8a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