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必须明白教育方式,遵循六大原则

2022-03-23 03:49: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孩子,必须明白教育方式,遵循六大原则》,欢迎阅读!
教育,遵循,六大,明白,必须
教育孩子,必须明白教育方式,遵循六大原则



在一次家长课上,我现场对家长做了调查:

希望孩子将来考上好学校,有好工作的请举手,现场大部分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我又问,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梦想过一生,哪怕这一生很平庸没有好工作,甚至没有高收入的请举手。

只有两三个人举手。

这个现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在大部分父母心中,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好学校,有好工作才是他们追求和渴望的。而对于一个孩子的梦想和爱好,父母基本可以忽略,或者是关注得不够。

也就是说,父母宁愿孩子没有爱好和梦想,而要去选择好学校、好工作、好薪水。

这有错吗?没错,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靠谱的工作和高薪呢?而事实上孩子对于父母的这种渴望会有同理心吗?人人都有此念,想要好学校,工作,甚至是好收入。

所以,很多父母挂在口头上的就成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个好工作,才能养活自己”

这种教育没错,但没境界。 01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仅仅是为了将来能养活自己,孩子哪能有动力?

如果回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种提法和教育也许能奏效,因为那时的人们温饱都很难解决,改变命运的出路似乎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

我在前面已经谈过,现在的孩子已经变了,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生存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饭碗的问题。

如果父母还是用这一套“饭碗理论”来让孩子认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子也不会特别在意。

“饭碗教育”说到底是家长自创的一种“危机教育”模式,即在孩子还不谙世事的时候,提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现实告诉孩子,企图激发孩子发奋读书。


02

按照常理,“危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但前提是孩子本人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危,并因此产生了摆脱这种危机的紧迫感。

例如,当农村的孩子随着大人来到城市,看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走在柏油马路而不是有牛粪的泥泞小路,可以在明亮的日光灯下读书,而不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的生活时,孩子的灵魂因此承受了剧烈的震动,并开始对自己进行“危机教育

如果我不好好读书,我就会永远只能赤脚走在有牛粪的泥泞小路,甚至连在煤油灯下读书的自由也会被剥夺。

这也正是很多出身贫寒的孩子,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命运的原因。

现在正处在中小学生家长位置上的这一代人,很多人也正是在这样的“危机教育”中自我,并因此而改变命运的。

所以,当看到孩子不发奋、不努力、不进取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拿起“危机教育”的法宝,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但是,这样的“法宝”失灵了!为什么呢?原因既简单又复杂。

就是因为家长们忽略了一个大前提:环境和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即使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普通人家的孩子的生活也是衣食无忧,家长为他们描绘的“危机”,在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像家长在他们童年时讲的“狼来了”的故事。

孩子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

第二个反应是“即使信,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且孩子还有一个心态:“不用怕,有父母在,能让我饿死吗?

当然,“饭碗教育”和“危机教育”也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无效。 03

到了高中阶段,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危机,知道家长并不是在“吓唬”他们。

但是,对已经有危机感的孩子进行“危机教育”也许并不合适,它往往会增加孩子对危机的恐惧感和想成功、怕失败的焦虑感。

而这种恐惧与焦虑不仅不会变成孩子的动力,而且还会变成压力和阻力。与“饭碗教育”相对的,我认为是“梦想教育




一个有梦想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冲破重重阻力去努力实现,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会化困难为动力。

就像周恩来总理小时候抱定的一个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这一梦想最终让他圆了为国崛起之理想。

莱特兄弟从小梦想着飞上天,最后也实现了。

罗琳从小梦想着能写出神话故事,《哈利·波特》让她誉满全球。施瓦辛格从小梦想当一名演员,苦练身材,最后成了最健美的男一号。

所以,不怕孩子不学习,就怕孩子没有梦想和爱好。

只要孩子有梦想,家长要做的就是呵护孩子的梦想,引导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学习,去努力。

比如像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国的孩子要比美国的孩子强得多,美国孩子的成绩在全世界排三十几位,中国的孩子经常名列前茅。可是十几年后,他们拿奖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而美国的孩子却在许多领域里出类拔萃。

美国的孩子尽管在学生时代知识的积累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在自信、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的培养却值得我们学习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尽可能摒弃类似“饭碗危机”形式的教育而从早选择对孩子进行“梦想教育

因为科学家的科研实践证明,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只有在为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学习和劳动,才会以苦为乐,乐此不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85ebb8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