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法》,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法
作者:梁秀霞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8期
【摘要】 ;为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而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情感能力,逻辑思维,对小学作文教学收益巨大。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 想象能力 思维能力 情感能力 兴趣能力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64-010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思维导图是一种能优化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小学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挖掘现有的题材。
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思维导图实际上接近于一块画板,学生可以在画板上随手涂鸦,记录自己的想法。有些人会认为,那不就是让学生在图纸上打草稿、写提纲吗?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呢?思维导图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发挥联想,这种方法没有特殊的格式,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记录下联想的关键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写《我的妈妈》,如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就可以以“妈妈”这个词展开联想。比如学生记录下妈妈这个词后,联想到的是笑脸,妈妈有一张爱笑的脸;联想到一个苹果,因妈妈喜欢吃苹果;联想姨妈,因为妈妈有一个妹妹等。学生只需要尽情联想,然后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表情符号记录自己的联想。等到学生联想完畢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记录下这么多的素材。如果教师长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拥有了足够的写作素材以后,就学会组织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文时,会发现很多学生不会整理素材。他们写作文时,有时一会儿正述着写文章、一会儿倒述着写文章、一会儿用第一人称写文章、一会儿用第三人称写文章。学生自己觉得自己写了很多的东西,应该会得到好评,而实际上读者却觉得这文章写得素材混乱、没有重点。教师要在学生找到写作素材以后,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整理素材,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把事物表达得准确明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769d0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