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蒲松龄的散文随笔:“聊斋先生”

2022-12-24 12:31: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蒲松龄的散文随笔:“聊斋先生”》,欢迎阅读!
蒲松龄,聊斋,散文随笔,描写,先生
描写蒲松龄的散文随笔:“聊斋先生”

店铺:蒲松龄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先生”》一文讲述了作者去蒲松龄故居游玩的感想,我们一起看看吧。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他写的小说为“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赞他的著作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曾评价他的著作为“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能让三位文学大师都有如此高的评价,他是谁呢?他就是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先生,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昨日,我有幸到他的故居一游——现淄博市淄川洪山镇蒲家庄。昨日的风不小,是因为来的地方太过特殊吗?难道真应了著作里的诡异,这里是“是非”之地?不论这里有多么的“怪异、神秘”,我都要走进去,走进他曾经生活的地方,在风中,在阳光里,聆听300多年前的故事。一砖一瓦,一树一竹,是岁月,是年华,是历史,是文化,是述说,是称赞。

走进“聊斋城”的城门,一座座旧时的房屋,还有房屋上随风倒的茅草,一条条狭长曲折的胡同,还有一块块石砖铺成的主道,除了游客,整条街道冷冷清清。两扇木门落锁,人去,房屋成了记忆。一块块石砖随着岁月的流逝磨去了棱角,生成了光滑。往里走,不过百多米的距离,街道的的中心处,便来到“聊斋”先生的故居。一处平常的院落,如果不是因了它的主人,我想它与周围的邻家没有两样。 迎我们进门的除了“蒲松龄故居”六个大字外,还有屋顶上散发甜美香气的紫藤花,爬满院落的一墙一墙的爬山虎,葱葱郁郁,一派生机。普通的民居一处,典型的明清北方建筑风格,六个小院,七个展厅,占地5000多平方米。院落门庭,错落有致,于简朴自然之不失秩序,于静谧大方之中不失主人的格调。院落之中,名为“聊斋”的房屋,应该就是蒲松龄曾经创作《聊斋志异》的地方。房屋内摆设极其简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一被褥,一伏案的桌椅。紧靠此屋的“厨房”,更是与普通农家无异,做饭的大锅,盛米的缸,耕种的农


具。这里与“朱门秀户”毫无关联,与“大户人家”更是相差甚远。真是“风檐下步步镂心”,“午时无米煮麦粥”。

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他的父亲就因为贫困弃学经商,数年后赚下了一份家业,实属不易。可因为蒲松龄兄弟居多,兄嫂蛮横,不得不早早分家。分家之后,蒲松龄只分得20亩薄田,三间房屋,仅供一家三口三个月使用的240斤粮食。为了养家糊口,他被迫放弃游学。他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一心想功成名就的他在十九岁时应童子试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以后变屡屡受挫,郁郁不得志,他便一边教授私塾,一边考取功名,就这样,一考就是四十年,直至七十一岁时才成岁贡生。设想,如果蒲松龄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话,还会有后世不朽的《聊斋志异》吗?那么我们今日所看到的他的故居,就不再是文学家蒲松龄简简单单的院落了。

历史刻意的安排,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让蒲松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仕途的坎坷,让他醉心于《聊斋》的创作。除了养家糊口之外,他便开始了人生的著作之旅。为了收集素材,他在来往的街道旁搭起了凉棚,只要来此处喝茶的客人留下喜闻乐见的故事,他便分文不收。白天从过往的人中听到的故事,夜晚就在简陋的房舍里秉烛整理。这也便是“聊斋”一名的由来,在谈天说地聊故事。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贫困打不倒他,生活的困苦吓不住他,风雨兼程的岁月中他与诗书为伴,他与鬼神畅谈,他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可见他清苦写作,孜孜不倦。黄天不负苦心人,虽穷苦一生、十年意气阑珊,却赢得了身后名。一部《聊斋志异》,一部491篇的短篇小说集,在300多年前就焕发出独特的魅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鬼狐情节,把鬼狐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坐在假山小亭的石凳上,望着满眼婆娑的爬山虎,阳光照射下的斑斑点点,迎着吹拂过发梢的春风,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蒲松龄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善良美丽的聂小倩,敢于追求幸福的连城,多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53eec5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