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欢迎阅读!
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
不断突发的大规模自然,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产才安全和社会安定,同时也考验着政府管理能力。特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聚集,他们会因为自然灾害的频发而产生连锁效应,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开展政府应急管理的研究,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刻不容缓。当然,提高政府和社会应急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包括改进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在内的系列工作环节的构建。笔者以为客观科学地界定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是开展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提。
应急管理有自身的特点,除了集中爆发性、严重破坏性,还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这种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是指事件的发生、发展完全超出人们的设想,超出常规,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应对手段,处置办法方面或许存在共性,例如地震类的应对、洪水类的应对等,但在具体事件的处置中仍然包含着很大部分的偶然性因素。这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特征就规定了应急管理的对象是截然不同于日常管理对象的,可以说应急管理是建立在日常管理能力基础上的“特殊管理”。通过日常管理手段的完善提高可以有效解决、可以有效避免的问题,就应该是日常管理的范畴,而应急管理的事件是特指那些不能通过日常管理模式应对的事件,专指无法预测避免的灾难。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会把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混为一谈,其典型表现就是把可防、可预、可以避免的群体事件和安全事故视为应急管理范畴,这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导致社会忽视日常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生一些由于组织结构不完善、社会个体不理性、思想观念不重视、信息不公开、处置不公正等原因造成的恶性突发事件,其影响也极为恶劣,在此影响下,集中起来的种种社会矛盾会集中爆发,这些事件的最终成因究其根源是众多日常管理环节的失效造成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改进日常管理,建立、改善常规性的工作机制,从而化突发、爆发为一个个小问题、小纠纷,使应该常规、常态的问题平常化。研究应急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革命性进步,但绝不应该把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混为一谈;二是把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混为一谈就会减少对应急事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分散应急管理、研究的精力、物力。应急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应急管理研究是建立社会学、管理学、医学、地质地理学等等学科基础上的,应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依赖着诸多社会学科的发展,在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方面不可以冒进,不可以盲目,更不能不经过公共管理学科的完善,独自存在和发展。同时,在应急管理的实践环节,应急管理必须集中于应急管理的预测和处置有效性方面,而不是重复、重申日常管理理论和方法。实际工作中,应急管理的工作重点应该是防、控、减、复等环节上,而不是需要重复应对工作机制、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等日常管理问题。遗憾的是这种混乱在处置突发事故上都有反映,一个群体事故发生了,其背后往往会涉及组织机构、人事、财权等日常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使得应急解决的思路受到严重限制,应急就会失效,最终急事也变成了缓事、慢事,因为其中涉及到日常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可以说日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支撑体。 当然,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面对这个系统,从事工作的人也难免产生各种纰漏,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一个小部件出了问题,都能酿成一场突发性的“公共危机”,如上所述,这类事件的性质仍然属于日常管理工作范畴。出于责任和人道的要求,这些事故在具体应对、减少伤害、弥补损失等操作层面可以借鉴应急管理模式,但这决不是应急管理的范畴。社会的工业化和系统化不断挑战着人们应对社会的能力极限,任何文明、发达、完善的
社会条件下,这种由于管理的疏漏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日常管理工作的改进永无止境,日常管理工作需要加入哲学的思考,加入解构性的认识,或许才能有所新突破。总之,不能把日常管理失当导致的危机视为应急管理的范畴。
我们敢说,没有一个学者或政府工作人员敢信心十足的说自己的日常管理是相对完善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严重影响,甚至严重干扰着社会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的能力。应对大规模突发自然灾害需要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技术手段,但应急管理能力还是建立在日常管理能力基础上。政府组织机构的科学理性,政府管理理念的超前、灵活,政府管理的高效、透明,以及较高的公信力,这都是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积极要素,日常管理的能力在应急处置过程当中会转化为强大的应急能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日常行为理性、冷静、德行,非盲目、不狂热、不自私等日常品质要素也是应急效率形成的基本支撑。 应急管理在关注自身特质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日常管理,特别是不应该把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混为一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4a92c2bb4cf7ec4afed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