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毒后妈事件”看网络舆论暴力

2022-03-26 02:18: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最毒后妈事件”看网络舆论暴力》,欢迎阅读!
后妈,舆论,暴力,事件,网络
从“最毒后妈事件”看网络舆论暴力

“最毒后妈事件”最初源于网上一篇名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现

场千人哭成一片》的帖子,帖子里详细描述了江西省鄱阳县六岁女孩丁香小慧遭继母毒打后的惨状,还附上了孩子遍体鳞伤、口吐鲜血的照片。这个帖子很快在各大网站成为热帖,无数网民群情激愤,怒斥丁香小慧的继母是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

网络传言四起后,陈女士曾表达出想要自杀的念头,此外,还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威胁陈女士的帖子。公安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

警察机关的调查后,事情却又拐了个180度的弯:历史上最毒的后妈忽然又成了历史最冤的后妈!

其实,这个毒后妈最初是20077月中旬,江西上饶市的某个地方台的一档栏目播出的一个后母虐女事件,节目播出后,当时在社会上没有形成什么反响。而网民编辑了一个帖子《史上最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贴在了某论坛上,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帖子图文并茂、震慑人心。跟帖的网友已经不再理智,对于其中的内幕是否有其他原因网友已经没有理性的思考和追究。受情绪的影响,网友纷纷跟帖,谴责这个史上最毒的后妈。

虽然其中也不乏理智的声音要广大网友警惕事件的真相,但是很快便被淹没在这一边倒的谴责声中。甚至有人发出网络通缉令,要通缉这个最毒的后妈,让其无颜生活。这个阶段的舆论倾向是暴力谴责的情绪占主导作用。

网络时代,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和网络接触越来越频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网民是分散不均,良莠不齐的,所谓网友评论是网友对事件的看法,不一定是客观和中立的意见。这就让学者们担心,网友评论如果被错误引导,便会引发一种舆论暴力。

网络上的集体无意识更多的是一种缺乏理性思考的盲从,网络暴力事件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共同的心理机制下,群体成员的语言和行动容易相互感染,在特定氛围中忘记自我,不计后果,最终导致走向暴力,出现以暴制暴的局面。当网络上出现某件事情触动了大众神经的时候,大多数网民都秉持一颗善良的心,出于正义感而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人们原始的本能受到挑战时,人们往往会奋起反击。

在传统媒体中的每一次发言都是由专业的人员,都需要严肃的调查客观的判断,但是网络媒体中人人都有话语权,网友的发帖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根本没有进行调查判断,当然也没有人要求他们这么做。而网民的跟贴,就更没有进行调查了,他们只需要敲几下键盘、轻轻点一下鼠标,就能发表自己的愤怒,没有人要求他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连身


份都是虚拟的。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场新一轮的网络舆论风暴就诞生了。

网络的本身具有传递快、开放性强、高度的交互性等特点。网络时代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反馈、互动。一条帖子从发表到围观再到走红往往是在转瞬之间。所以当非理性的舆论占了主导地位时,常常会发生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暴力实质是现实暴力行为在网络中的体现,网络暴力形成的反应链中,可以看出区别于现实暴力的网络暴力之所以造成巨大伤害,根源于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的盲目跟风、顶贴,之后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使受害者除了受到暴力行为的直接伤害以外,更是受到了舆论重压之下的另一重伤害,这也正是网络暴力可怕之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分清网络的虚理性和真实性,我们应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提高自觉守法的意识。只有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们才不会轻易相信网络舆论,我们对网络舆论,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事情的缘由才下结论。在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前,不管网上其他人怎么说,我们都应该相信事实,不要提前就妄加推断而进行批判。这样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们还应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我们的道德评判意识。只有这样,在网络舆论中,我们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评价一个人做的是对还是错。最后,我们还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不要被舆论所误导。

文学与新闻学院

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2 李星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03a2e2680203d8cf2f244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