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书有感其一》,欢迎阅读!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宙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淸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 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淸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泄。"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 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淸如许:这样淸澈。 如:如此,这样。 淸: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 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创作背景
公元
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低胃之祸,朱熹与门人黄丁、蔡沈、黄钟来到 新城福山(今黎
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 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T: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岀 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 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昊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 《观书有感二首》。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淸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淸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 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 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淸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两句,借水之淸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貞•读书, 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 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英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 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 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 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苴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 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 者自己去领略苴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頁•正的不 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 的本质。
赏析二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 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 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淸澈,他 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鹫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 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 对种种诱惑与丁扰,而君子的道徳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淸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 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而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 一纟幺一亳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淸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 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 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 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 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 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淸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 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 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淸”字,"淸”就已经包含了 "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左的深度的话, 即使很“淸”也反映不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淸”,就能反映“天 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岀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 得淸如许? ”问它为什么这么“淸”,能够反映岀"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 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 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 "活水"。这个“方 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淸”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 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 B),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 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 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剑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冇家、诗人、闽学派 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a31682f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