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历》说课稿

2022-10-10 13:5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看日历》说课稿》,欢迎阅读!
日历
《看 历》

(一)教材分析

《看日历》一课是北师大出版社数学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中的第二课时,是在探索年、月、日关系之后的一个深入内容,为接下去学习“时间与数学”起到铺垫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时分秒、年月日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感性经验,有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时间规律的基础。 (三)教学环境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较熟练地使用教学平台,会上网阅读有关资料能利用网络主合作学习。所以我选择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2.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计算经过时间(几周年); 3.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二)能力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关注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日历,认识星期,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即周年)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日历—自主学习,认识星期—合作探究,推算时间—趣味游戏,猜想生日——拓展提升制作日历

1. 创设情境,引出日历


课堂伊始,我创设了一个去时间老人之家参观的情境。先带领学生走进时间老人的音乐厅欣赏动画音乐歌曲“日历歌”,渲染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且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里有哪些时间信息你还想知道时间老人的哪些秘密?顾旧知,引出新课——《看日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 自主学习,认识星期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见过日历,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日历及它们的特点并不熟悉,所以要先认识各种日历,并侧重了解“电子万年历”的使用方法,为下一步观察日历、使用日历、寻找规律作好铺垫。

网络上相关的软件是自主学习有效的辅助工具。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用好的工具亲自动手实践,将体验与思维有机结合,能使探究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提供的“电子万年历”,使学生可以轻松查找到1900年~2049年每一年、每一月、每个星期的天数。我还在万年历的旁边设置了两个拖动框,可以引导学生拖动它们多角度观察,轻松认识到星期排列的循环性和有序性。

3. 合作探究,推算时间

1)通过观察年历,找出一些重大节日。

2)看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回忆建国的年份、日期。 3)引出计算周年这个学习任务。

学生开始可以通过从万年历上选择年份进行观察,从大量的、不同的年份中发现共同的规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高认识。接着每个人不借助万年历,计算出经过的时间以后,完成并提交一张讨论卡,系统会自动生成一张包含许多学生自由选择不同方法的汇总表,学生可以根据汇总表进行比较,主动的优化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不仅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还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发现权还给学生,使获取的知识既深刻、又有意义。接着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计算周年、周岁、虚岁、推算星期。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及时的提高。

4.趣味游戏,猜想生日

1)看动画猜故事里人物的生日。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猜的过程。 2)猜豆豆的生日,引导注意闰年二月的特殊性。


3)师生互猜生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怎样描述自己的生日,猜测别人的生日。

通过猜生日这个游戏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落实了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某人生日的目标。又培养了学生求异、求佳的思维。生日与生活密切联系,通过猜猜生日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还可以运用于生活的乐趣。

5. 拓展提升制作日历

1)学生展示:是在“时间展板”上填写2010年一月、二月的月历。 2)课堂总结:是在这首《日历歌》中进行总结,让孩子们放松的谈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课堂拓展:是通过提供的三个链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日历。便于学生直接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锻炼了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变学习的一种新方式。

4)课后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能力,同时也把所学的数学问题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后师生的交流,从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立体网状的交信息渠道,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最后以时间老人的分别赠言结尾,首尾呼应,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中“重过程,轻结论”的教育理念。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推理验证、自主探究。意在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动脑思考、动手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a274a4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0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