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法艺术中的酒文化」》,欢迎阅读!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东方艺术所独有的民族之花,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艺术宝库的奇葩。它是无声的诗,无像的画,无音符的音乐。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国的象形文字从一开始就有了艺术性的特征。而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商周青铜器铭文,大多是刻在酒器上的。不论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们都应该感谢借用酒器给我们流传下来非常珍贵的书法遗产的先祖们,正是他们开创了书法史的源头,也开了酒与书法相联系的先河。
酒与书法艺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酒文化精神与书法艺术在创作者情感心灵层面的契合。书法的理论与实践,在其本质上都与酒文化精神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一,他们都强调兴会感悟。其二,都强调意趣性灵。其三,都强调表现个性。其四,都强调纵情适意。其五,都强调超尘脱俗妙造自然。其六,都强调审美愉悦,注重美感。其七,都强调情感宣泄,求得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慰藉。
东汉后期,书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有着相当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家如杜操、崔瑗以及刘德升等人。其中,以隶书见长,被誉为“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蔡挹,就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醉龙”。虽然由于年代久远,材料匮乏,我们无从知晓这位书法大师醉眼朦胧中是如何下笔如有神的生动形象,但是从他的“醉龙”雅号中可以看出书法艺术与酒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另外,他还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理解,对酒文化精神有着亲身体验。
魏晋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2和文学的自觉时期,更是我国书法艺术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书法名家辈出,书法艺术硕果累累,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
这一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书法大盛的局面,与当时特有的清谈、饮酒和服食之风有直接的关系。名士们既不把国家兴衰、社会动乱、朝代更替等所谓的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不去追求功名利禄,自然也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品名饮酒,为书作画。这一一来,书法与酒就自然而然地攀上了亲戚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据记载,每见金文刻石刻字,即坐卧其旁,探索笔势,体会其五光十色的神采,领略其音乐般轻重缓急的节奏。王羲之最著名的《兰亭集序》的产生,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卓、孙统等人,至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葺。这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加之兰亭所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泉急湍,映带左右”,于是,众人流觞曲水,饮酒赋诗。众人共赋诗44首,王羲之欣然做序。王羲之酒酣之后,挥毫制序,兴乐而书,遒媚劲健,绝代所无。酒醒之后,王羲之又将序文写了百十遍,其效果皆不及醉时所作。可见,正是借助了酒的力量,王羲之才写出了他本人再也难以超越同时也为后世书法家所赞叹不已的艺术珍品。王羲之的书法自然流动,气象超然,皆从胸襟中流出,颇得酒文化之精髓。
如同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丰碑一样,唐代的书法也是中国书法成果最丰、成就最高的。这一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群星灿烂,蔚为大观。其中以草书见称的两位大师张旭和怀素,其书法作品都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草书自由奔放,不拘法度,看起来书法家似乎是在任意挥洒,随意点画,但实际上却是张弛有度,结构有法,很讲究行笔运势和谋篇布局的艺术之美。所有这些,恰恰与酒文化相契合。
以张旭为例,他的得意之作往往写于醉酒之后。他常常在喝醉酒之后,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忽而狂喊大叫,忽而奔跑雀跃,尽情地折腾,尽情地表现,然后提笔凝神,随意挥洒。有的时候他嫌挥笔不能尽兴,于是把头浸入砚池,蘸一头墨汁,在纸上随意的摇来摆去。待酒醒之后,再看醉中所书之字,龙飞凤舞,吞云吐雾,千姿百态,别有一番神韵。有些人论张旭的书法着眼于酒神精神的作用;有些则着眼于他的豪放雄逸。总之,酒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宋代时期的书法艺术以宋代四大家为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以及蔡襄,这四大家对酒的感悟表现为丰富的感性、深刻的直觉、独到的品悟、率真的表达,以及心灵的空灵和风
格的飘逸。苏轼对酒有着独特的感情,虽然他到了晚年也不怎么喝酒,可这并不妨碍他对酒的爱好以及兴趣。苏轼的作品既有古怪之形,又有大海之气,风格独具,令人赞叹。而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从酒文化中恶意颇多。苏轼曾把自己的堂屋取名为“醉墨”,并亲自酿酒,可见其对酒感情之深,酒也成就了苏轼的诗名文名,成就了他那古拙不拘的书法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9bfeaea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