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欢迎阅读!
想看《林则徐》,想写《林则徐》,得因于散文家梁衡的《最后一位戴罪的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功臣》一文,“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的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从前对林公的认识止于历史书上的虎门销烟,只知他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对于林公的生平,对于林公销烟之前的步步青云以及销烟之后的宦海沉浮都不甚了解,看了梁衡先生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才知晓林公的一腔救国热忱与获罪后的无奈。
1785年,林则徐生于福建侯官,祖父与父亲都是一介穷秀才,并且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早早地就开始教育林则徐。林则徐三岁时,父亲林宾日就口授四书五经,四岁时跟着父亲在书馆读书,六岁写八股,十四中秀才,二十中举人,二十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官场。
幼年艰苦的家境培养了林则徐日后在任何条件下也不向困难低头的坚毅品格,而父亲林宾日即使自己经济拮据,步履维艰也要周济其他穷苦人家的行为以及清贫自守的品质也造就了林则徐的善良与正直。这也就能解释林公为何能说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样的话,能解释林公为何宁可冒被贬被弃之险也断不与那些苟且偷安的懦弱朝臣同流合污的行为。二十三岁时,林则徐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被招入幕府,精心栽培,林则徐的从政经验便得益于此。
虎门销烟之前,林公的成就主要集中于水利漕运当面。1814年,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林则徐注意到中国的漕运问题并想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他将自己的这些设想撰写成了《北直水利书》。36岁,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治黄河水患。调任浙江杭嘉湖道,兴修海塘。40岁,辞去江宁布政使,全力整治三江(黄浦江、吴淞江、娄江)。44岁,重竣福州小西湖。46岁,治荆州洪水。47岁,治黄河。50岁,主持疏浚白茆河、刘河,兴办了徒阳运河、练湖、七浦河、泖河、皮大河等几十处水利工程。其间,林则徐还四次担任乡试考官,监试文闱,为国家慎选人才。也多次治盐,严惩私盐商贩。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官场上可以说是青云直上,但他并没有忘记为官的初心,始终先民后己、先国后己,百姓纷纷将其与诸葛亮、海瑞相比,道光帝也赞“动则如此勤劳,弊自绝矣!做官皆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此。吁!若是者鲜矣。” 随着晚清江河日下的趋势,林则徐慢慢意识到鸦片毒瘤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鸦片涌入中国,到1838年,竟猛增到4万多箱。大量白银外流,约占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37%--42%,导致国内出现银贵钱贱的局面。更严重的是,鸦片还蔓延到了军队之中,不少士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枪鬼”,更勿论普通百姓了。林则徐的一番话,“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犹如当头棒喝,似乎是敲醒了道光,连下八道禁烟诏书,认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鸦片走私活动。
于是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开始了,林则徐在虎门共销毁鸦片23余万斤。可是历史远不止文字所能描述的这么简单,林则徐与义律的斗智斗勇非常人所能想象。
可是道光帝压根不想彻底地禁烟呀,加之琦善等人还在道光耳边构陷林则徐,污蔑英军来犯归咎于林则徐虎门硝烟。为了平英国人所谓地怒火,道光帝将
林则徐发往新疆,即使过程中林则徐协助王鼎治理黄河有功,其他人论功行赏,林则徐得到地却是“仍往伊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腔热血终究是错付了,“蛰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和“蛰居权作探花使”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啊。你看,是不是有点像柳永的“奉旨填词”和辛弃疾的“君恩重,且教种芙蓉”?不同的是柳永与辛弃疾被贬之后也就屈从了命运,可是林公却戴着罪臣的枷锁一次又一次地做出“非分”之举。即使前方有恶劣环境的折磨,即使心中有脱离战场的寂寞,即使命运折去了他理想的双翅,他依然放不下一颗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心。这才是最值得我们钦佩的吧!
林公被贬伊利之后看到这里荒山遍野,便向伊利将军建议屯田固边、兴修水利。他协助将军开垦城边荒地20万亩、带头捐银修建了一条使用了一百多年的“林公渠”,还大力推广我们现今所熟知的“坎儿井”。治理北疆卓有成效之时,林公又一次被发配到更艰苦的南疆。可他仍不向命运低头,以一己之力同它抗争。仅一年的时间,林公就在南疆为朝廷增加了69万亩耕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公做过的最“分外”的事约莫就是他在哈密进行的“土地改革”了吧,这是以罪臣之身又多管了一件“闲事”啊。
“孤舟转峡惊梦前,绝蹬飞泉鉴此心”,此心是一颗饱经风霜的心,更是一颗爱国爱民的心,至死不渝。
林公不仅是近代开篇的功臣,也是我们永远的英雄与功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9b6b7b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