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王春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8年第7期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上存在着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倾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的“能力中心”倾向很明显,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和探索方向。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08
新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和探索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实际中,笔者只是做了一点初步的探索,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树立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更侧重于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改造、培养,人格的塑造、观念的产生等。在学习和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目标性、指向性、形象性。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能采取理论学习的传统教育模式和习惯,只能将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在一些学习过程中、游戏中。笔者的做法是: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比如,在讲课文的内容时,把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理念渗透到文中的人物活动中或事物的理念之中,强调生活中的真善美,远离生活中的假恶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观念和热情,这样,把价值理念贯穿于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爬天都峰》这篇文章时,笔者并不是把重点放在字词的理解上,而是把重点放在学生从思想上所受到的启发上。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笔者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启示,并把他们的感受记录下来。最后交流总结,把学生的发言归纳起来。引导学生的感悟心语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当困难来临时,我们不要惧怕,不要退缩,要勇敢的去面对,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信心和力量,在困难中我们会渐渐长大,渐渐学会坚强。”
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观
道德看似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之前,笔者先让学生做课前准备,给学生先推荐了一些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衡量正直的品德,是看他
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笔者先让他们去查阅这些句子的出处,然后让他们说出这些句子的含义。
在课堂上,让学生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诚实守信,品行的端正甚至比只有好的成绩更重要,因为这是做人的根本,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财富。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那条鲈鱼的诱惑,只有坚持原则,才能获得勇气和力量。”
课后笔者又推荐一些道德小故事来让学生读,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
三、在教学中要多引导正面体验,不作负面体验
向善是人的本性,向善之后内心体验到的快乐是向善的源泉。有关课文中人性弱点的描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性弱点的认识,体会人性的优点。比如,《将相和》中的廉颇,因觉得蔺相如没有战功而又升迁得快就非和他过不去;认识廉颇的嫉妒心,要着重体会廉颇被蔺相如所感化的心态变化过程,要体验到正确认识别人才能有平常心。
对人性弱点的叙述,教师不能引导学生把它具体化,不要引导学生体验人性的恶。比如,《将相和》的教学,不要引导学生具体想象、甚至表演廉颇如何处处刁难蔺相如;如《九色鹿》中的调达,教学中不要过度强化他的贪婪与自私。人性本来有善也有恶,不要人为诱发、强化恶。
像《童年的发现》中的教师,因为误解了学生费奥多罗夫的天真而把他赶出课堂……这些都只是比较简略的叙述。对于这些表现人性弱点的叙述,教师要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面对它、认识它,使人性的假恶丑、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远离学生。
四、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感知真善美
专题活动,可以使学生多感官地感知人性的真善美。如教学《九色鹿》《一颗小豌豆》这一类课文后,可以开展做一件好事或观察、记录一件好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总之,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教育,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各环节有机渗透、适时点拨,让语文教学焕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灵魂。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炉峪口九年制学校0302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9acab5c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