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案》,欢迎阅读!
虞 美 人
教学目标: 领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感倾向和艺术魅力,理解《虞美人》凄丽的抒情风格。
教学重点:
知人论词,理解词人的特殊情感,理解词人悔恨无限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丰富的想象力、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短暂和永恒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式教学、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虞美人》。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二、简介词学常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知识)
三、朗诵体会感情
1、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忧伤,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愁 2、 追问:李煜的愁有哪些?
“国家灭亡”。 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
对往事的怀念,或者说是那个岁月流逝,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差。 “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3、如何正确评价李煜的“愁”?
无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学生再次体味词的意境。
集体朗诵,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导。 四、理解词意
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
五、品味诗歌
简介作者。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品味诗歌。 提问: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 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 宇宙之永恒不变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 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
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
(比喻)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5、 知识延伸
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由“月”而“柳”、“长亭”。 六、指导背诵
学生背诵全词,加深体会词人的感情。
屏幕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MTV。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体会词的意境。 七、延伸阅读 李煜的《浪淘沙》《相见欢》《乌夜啼》等词。 赏析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意象。 八、总结鉴赏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99dfe7302020740bf1e9b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