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通过色彩对比来学习《卖炭翁》》,欢迎阅读!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请大家齐读标题《卖炭翁》,大家发现了哪一种颜色? 预设:灰/红
(设计意图:通过齐读标题,用“矛盾法”激发兴趣,并直接指向“颜色”这一切入点。) 眼之所达皆困苦
白居易作诗主张真实可信,浅显易懂,相传他每次作诗先读给老妇听,懂则定稿,不懂则修改,以至留下老妇能解的佳话。请同学们现在大声读课文。
你读懂这首诗歌的大意了吗?借助课本注释同桌合作一起讲讲诗中的故事,然后填空,概括故事:这首诗歌讲述的是卖炭翁___炭、___炭、____炭的故事(分别填入一个动词)明确:烧 运 失
三、目之所及皆艰辛
“卖炭翁”卖出的灰黑色的木炭,点亮的是火红色的光芒,不同的颜色在诗中交织,共同诉说着一个伤感的故事,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谈一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 随机抽生并提问:悲苦、苍老、可怜。
(设计意图:通过大声自由朗读,让学生增强文本熟悉程度,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发现,感性描述自己对于卖炭翁形象的初印象。)
追问: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句子中看出的? 明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分析:颜色——灰、白、黑——一个苍老、消瘦、生活窘迫的卖炭翁 朗读:重读颜色词,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卖炭翁的艰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回归文本,分析“显性颜色”背后隐含的信息,并通过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营造氛围。) 三、心之所感皆苦寒
合作探究:其实,诗人不仅在描绘卖炭翁的外貌时涉及到了颜色,在描写卖炭翁所处的环境时,也隐含了很多颜色,比如夜的黑……这些颜色共同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 明确:雪/冰/晓/泥——冷(身冷)
学生的思考,关注卖炭翁的命运,方便对于主题的解读。) 师生合作朗读:“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思考1:来人衣服颜色如何? 明确:黄、白
思考2:这样鲜艳的颜色,骑着高头大马,象征着怎样的身份? 明确:等级尊贵,生活优越。
思考3:他们来找卖炭翁换取重达千斤的炭火,请用原诗回答? 明确:“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思考4:“黄白红”在日常生活中放在一起,给人以温暖之感,但你觉得卖炭翁感到温暖吗? 明确:不会,被压榨买强卖
师总结:小结:《卖炭翁》——
刻画两类人物:卖炭翁:生活困苦,境遇悲惨;宫使:横行霸道,仗势欺人
反映一个现实:上层社会剥削压迫人民,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却无力反抗。
(设计意图:紧扣“颜色”,通过颜色的鲜明对比,迁移到社会等级的对比,并利用“对比解读”法,体会“卖炭翁”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并预测“卖炭翁”命运的最终走向。) 四、长夜微光照我怀
总结: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我们可以预料到卖炭翁的命运的结局,但老师在读这首令人心寒的
诗时,却能感受到一丝温暖。是因为在这寒冷的背后,有一双炽热真诚的眼睛在看着悲惨的卖炭翁,在为大家讲述段故事,这是新乐府诗人白居易对寒夜老翁乃至所有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怀。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拥有这样的同情心,这样的怜悯心,就让我们用温暖送卖炭翁回家。 师生齐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大爱人间知冷暖,红炉炙炭合家欢。
(设计意图:从“文本视角”走向“作者视角”,激发正能量,引导学生与“新乐府诗”背后的诗人们“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共情,立德树人,拥有同情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9456935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