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左传》》,欢迎阅读!
21.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 虚词和特殊句式。
2. 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 体会文章是如何处理详略的。
4.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 体会文章的详略处理。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想一想,你能说出几个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战争论述。 二、补充长勺之战的背景材料 三、补充《左传》材料
批注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四、研读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资料,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2.对照注释自读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3.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1)齐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2)对照课文注释,讨论解决字词句的意思。
(3)找一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进行点评,指出错误与不足。 (4)教师强调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5)再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复述大
问题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意,教师适时点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问题二: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明白取信于民才是最重要的条件。
五、课堂总结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曹刿请见的原因,战前的政治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宽广胸怀。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战前准备
曹刿请见 政治远见
问战(详)(取信于民)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齐背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一部分。
二、大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学生自己翻译文章内容,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2.再大声读两遍课文,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1)找出文章描写战争过程的句子。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
(3)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疲惫,庄公就急于出战,曹刿阻止了庄公;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最后一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5)再读二、三两段,力争背过。
三、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分析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明确: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品质。
批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f73c36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