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静女》教案

2022-04-28 10:07: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静女》教案》,欢迎阅读!
中职,教案,模块,语文,基础
《静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和创作传统。 2.诵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体会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静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娴静美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伴侣,美丽的女子、美好的爱情总令人痴迷神往。今天我们要学习《静女》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个娴静美丽的女子,那她跟男主人公会产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介绍《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共305篇。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有《诗经》之称。《诗经》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2.字音字义、通假字,逐段进行翻译和讲解。 四、具体研习

1.探讨男子对女子所送的礼物有何评价?

彤管比荑草更贵重,对彤管只说了彤管有炜,欣赏它鲜艳的色泽;对普通荑草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的美丽。

因为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重的是情感的寄托。接受彤管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是对女子的珍视。 2.为什么女主人公“爱而不见”呢?

1)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在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不适合约会,有则不赴约,无则赴约。

2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反过来等她,值不值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约,不值得就打道回府嘛。



1


3)女主人公故意捉弄一下男主人公。综合上面三种可能,透露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而委婉含蓄可以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女主人公是一位娴静温婉美丽、情感细腻委婉含蓄、具有反抗思想禁锢、活泼机灵而富有智慧的好女儿形象。 3.《静女》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1)娴静温婉,善良美好。直接交代了即“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2)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女主人公不仅没有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

3)女主人公赠送“彤管”和“荑草”给男子,凸显其情感细腻、委婉含蓄;“爱而不见”突出了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的性格。 4.《静女》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首先,男主人公是有爱心(爱慕之心)的,爱屋及乌。 其次,男主人公是有诚心(诚信之心)的,如约而至。 再次,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不骄不躁。 最后,男主人公是憨厚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躇”,可见其憨厚。

综上所述,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的可以让女主人公托付终身的好男儿形象。 五、表现手法

①“赋”,爱情回忆录,记叙了青年男女恋爱时的一次幽会场景。 ②“比”,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先说喜欢“彤管”和“荑”草,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④细节描写,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感。 ⑤正面和侧面描写,体现在描写女子美丽上,对女子的喜爱等。 ⑥重章叠句的形式,四言为主,重复章节,意义和字面上少量修改。 七、本课小结

这首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回忆恋人约会的情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出静女与男子之间的大胆而热烈,美好而甜蜜,纯朴而真挚的爱情。反映古代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静女》

2.抄写《静女》全诗和课下注解。 九、板书设计

《静女》

聚之城隅,踟蹰徘徊 静女赠管,男悦其美 美人归荑,洵美且异

十、教学反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af172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