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风俗

2022-10-09 06:00: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秋节的风俗》,欢迎阅读!
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的风俗

中秋节的风俗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这诗句中说的“中秋”,指的就是妇孺皆知的中秋节。

在我国,一年之中与岁时有关的节日相当此时多,而中秋节是人们新年最喜欢的节庆之一,也是极为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一些别名。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恰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的玩游戏习俗,又有媳妇归省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且以圆月为象征,称中秋为团圆节。又因为传说贾宝玉在这传说一天夜游月宫,便称中秋为月夕。至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端午节,文献上拿不出答案。古时专门记述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中唯独没有关于中秋的记事。就连唐代成书的《初学记》中也不见关于“中秋节”的文字 关于中秋节的来由,前人大致有五种看法:一种认为中秋与秋社有关。周云锦、何湘妃合撰的《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说:“或许是因为我国是个畜牧业国家,家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祗的护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节,就是'秋报'的遗俗,经过后人踵事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另一种说法认为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今人徐杰舜、陈顺宣合著的《中国的风俗》一书中说:“中秋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对月的原始信仰有联系。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礼记·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述。秦汉之前的祭孔中,就已经有秋分之夜,天子月底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宋代皇帝祭月的场所。从唐诗撰写中秋的诗中,已除夕夜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到宋朝,节日活动已这么盛大,南宋


以后杭州因为中秋赏月,'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 娑于市,至晓不绝。'”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懿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纪载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酱料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面饼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面饼是先画在纸上用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充分反映第三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高压政策匕首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端午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喻,想以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南岸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差不多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信纸的由来。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些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钟山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才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越来越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湖滨盛况,说明在宋代的奥波切茨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77c6fa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