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欢迎阅读!
初中生如何培养自学能力
我们先来看一看以下几条新闻:
1、北京:中小学9月1日起不得早于八点上课。 2、重庆拟将中小学上课时间推迟到9点。
昨日,市政协到市教委为2008年教育发展把脉。市教委表示,我市明年普通高中招生将增加1万人,中小学上课时间可能推迟到上午9点。
减少学生在校时间
昨日,市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吴小翎表示,目前学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 势,在校中小学生的近视人数日益增多,肥胖儿童比例越来越高,建议将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推迟到9点,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运动时间。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中小学生上课时间推迟到9点的设想,市教委正在结合如何进一步给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进行研究,如果论证顺利,最快可能明年实施。
3、深圳 每天早晨,最早走在路上的,大概有两种人:清洁工和穿校服的中小学生。看着那些睡眼惺忪的孩子有的一边走一边吃早餐,第一感觉是,这些孩子不容易。10月份开始,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把学生上课时间从早晨7时30分调整为8时20分。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
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想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运动和休息。很多地区的中学6:30左右就上课,晚上的作业也很多,很多学生特别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做到十点十一点还 做不完的学生,时间长了就不想坚持了,有的学生不感兴趣的科目根本不做,第二天交作业怎么办,5:30就要到校做什么?抄作业。所以还需一个条件就是家长要有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
现在的学生习惯了老师讲、老师留作业,学生做作业的模式,并且电脑、画书、小说、音乐等业余爱好也很多,所以自己独立思考、自学能力越来越差。有的人能自觉的学习、积极向上,但大部分学生还是随意性很大,不论你如何教育,他有他的主见和做法,或者他也很想努力学习,可是又不想放弃玩电脑、做游戏、聊天、逛街、吃零食、和朋友玩等业余爱好,所以成绩不理想。空有凌云志,毫无斗志心,更无竞争力,只图眼下快乐,不知后事如何?作为家长和老师很难教育其成功,所以有时我又想:是否一切都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其他人只能点拨而已,成果还是自己说了算。
自学能力就是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获得广泛的知识,才能学得更灵活、更扎实。学生应具备的自学能力有: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预习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出疑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习解答的能力等。指导孩子使用工具书。字典或词典等工具书,能帮助孩子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必须教给孩子查字典和词典的方法,并能独立运用,形成能力。 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自学中遇到问题能自行解决,孩子就能从中得到鼓舞,增强信心。如果自学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上课时经老师讲解,就能从中得到启示,知道应该怎样去自学。 教给孩子做自学笔记的方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还要教给孩子边读边思边做笔记的方法。孩子读了一本好的课外书,把体会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孩子自学一篇课文,
理解了哪些词语?发现了什么不懂的问题?结合书后的思考题进行分析、理解等等。 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这个途径,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让孩子广泛地阅读课外书,有利于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知识。(《你可以教孩子更聪明》)不是学生习惯老师的那种灌鸭子的模式,而是老师不能相信学生,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如何去自学,我想自学需要的首先还是你自己乐意去学,需要的是一种心态,多动手动脑,全靠自觉 ,言传身教,孩子看周围的人(父母,老师,同学)都在埋头自己看书钻研,她们自然会亦步亦趋。
有道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这个意思。
就数学学科自身而言,它有自身的逻辑严密性,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科学性都比较强,数学知识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学生周密细致的思考,与已有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即使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也离不开学生的自学。离开了学生的自学、思考,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死板的,零星的,学生不会应用。这与没学没什么两样。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显得十分必要。
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一个人要有较深的造诣,必须用自学的方法达到。这样,他的学问就扎实,积累就深厚,应用起来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也主张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国倡导的“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法”,胡炯涛的“中学数学研究创造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都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新课改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和提倡。
通俗地说,自学能力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而数学自学能力则是以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因素的一种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科学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学习无非是“预习——听课——作业(或实验)——复习——考试”,不少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被动地听老师讲课,机械地学习,难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新知识,认识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全面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同时,预习还可以搞清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产生渴望解决这些疑难的动机,带着问题学习就会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有些老师认为,学生课前预习了,对新课了解了,在上课学习时就没有新鲜感、新奇感,学生就不会认真听讲。其实,我们权衡一下利弊,不难看出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指导好学生怎样预习,把预习落在实处。
1、预习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
预习是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预习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方法去
分析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差别,增大思维量,锻炼自己把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因此,在预习中,学生一定要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找出要学的新知识与他们已有的哪些知识联系紧密,把握住要学的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应该怎样去理解。经过长期的预习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的能力。
2、预习时要消灭课堂中可能遇到的“拦路虎”
“拦路虎”就是指新课中那些看不懂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只能以一种大多数学生都可接受的速度和方式讲课。学生听课时,如果出现了知识障碍,临时查书已经来不及了,回忆旧知识又没准备好或记不准,问老师要中断老师教学,问同学又要影响别人的学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在课前预习时补习这部分知识。听课时,顺着老师的思维,顺滕摸瓜,就不会有“拦路虎”了。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旧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取就起到了“桥”和“船”的作用,没有旧知识这条船或桥就难以达到新知识的彼岸。由此看来,预习对已学知识而言是复习、巩固和运用的过程,对新知识而言是初步了解、认识的过程。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显现出蓬勃生机,为推进素质教育总结和积累了经验。如何稳定和发展这来之不易可喜局面,巩固和发展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深化与发展。探索并建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使已取得的经验得到提升,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物化和发展,将成功的经验及成果纳入教学常规,势在必行。经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了我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3e9c8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1.html